端劲的意思、端劲的详细解释
端劲的解释
(1).刚正不阿。《新唐书·郑薰传》:“ 薰 端劲,再知礼部举,引寒俊,士类多之。”
(2).指字体端正有力。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苏子美》:“ 景祐 元年仲春, 子美 于 蜀 纹纸上楷写,字极端劲可爱。”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载酒亭》:“此篆端劲古朴,无俗态。”
词语分解
- 端的解释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头:端的(?)(a.事情的经过,
- 劲的解释 劲 (勁) ì 力气,力量:劲头。费劲。干劲。 精神,情绪,兴趣:干活儿起劲儿。这部电影真没劲。 劲 (勁) ì 坚强有力:劲敌。劲旅。劲拔。劲悍。劲挺。劲秀。劲直。劲松。强劲。刚劲。疾风知劲草。
专业解析
“端劲”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书法艺术和人的品格气质,其核心含义是端正而刚劲有力。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端劲”由“端”和“劲”两个语素构成。
- 端:本义指“正”、“直”,引申为“端正”、“正直”、“庄重”。
- 劲:本义指“强健有力”,引申为“刚劲”、“遒劲”、“有力”。
二者结合,“端劲”意指既端正、庄重,又刚劲、有力。它描述的是一种兼具端正之形(或正直之质)与内在力量的状态。据《汉语大词典》释义,“端劲”指“端正有力”。
-
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
这是“端劲”最常用的领域。它形容书法作品或笔画风格:
- 结构端正:字形规整,笔画位置准确,不歪斜散漫。
- 笔力刚劲:运笔有力,线条挺拔,骨力内含,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气势。
- 整体风貌:呈现出一种庄重、严谨、雄健、不流于浮滑或软媚的艺术效果。
例如,宋代《宣和书谱》在评价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时,常用“端劲”来形容其楷书风格,强调其法度森严、骨力洞达的特点。书法理论中常将“端劲”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学标准,体现了“筋骨”与“法度”的结合。
-
在形容人物品格气质时的引申义:
虽然不如书法领域常用,但“端劲”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气质或行为举止:
- 品格正直:为人正直不阿,品行端正。
- 气质刚毅:气质或言行举止中透露出刚强、坚毅、有魄力的特质。
- 作风严谨有力:做事风格既严谨端正,又果断有力。
这种用法强调了内在道德力量与外在行为气度的统一。现代汉语中,此用法相对古典书面化。
-
权威性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该词典是汉语词汇释义的权威工具书,明确收录了“端劲”词条,释义为“端正有力”。这是对该词最核心、最权威的概括。
- 古代书论典籍(如《宣和书谱》):这类文献是书法批评史的重要著作,其中对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端劲”风格的记载和评价,是理解该词在具体艺术语境中含义的关键史料。
- 现代学者书法理论著作:许多研究中国书法美学的学者(如启功、欧阳中石等先生的相关论述或在其著作中引用的古典书论)会深入阐释“端劲”作为书法美学范畴的内涵和价值,这些论述具有学术权威性。
- 权威辞书网站(如汉典 zdic.net):在引用网络来源时,汉典等基于权威纸质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构建的在线词典,提供了便捷的查询依据,其释义具有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端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uān jìn,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刚正不阿
形容人性格正直、坚毅,不屈服于外界压力。例如《新唐书·郑薰传》记载:“薰端劲,再知礼部举,引寒俊,士类多之”(),意为郑薰为人正直,选拔寒门才俊,受到士人推崇。
-
字体端正有力
指书法或文字形态刚健、工整。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提到苏子美的字“极端劲可爱”(),明代顾起元也以“端劲古朴”形容篆书风格()。
二、引证与拓展
三、总结
“端劲”既可指品格的刚正,也可指艺术表现的刚健,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其核心在于“端”(正直/工整)与“劲”(力量)的结合,体现刚直与坚韧并存的特质。
别人正在浏览...
埃菲尔铁塔报时暴纵冰条避之若浼不一端参请长溜澄鉴澄襟嗤戏充值淳人辞愬寸指测渊凋疲迪斯尼乐园东方宿反气旋丰报高墩槁箨何居黄能黄中回环降民骄虫交体敬思九陌钱滥职临绝硫酸卤虾明烈鸣响命运南宫舍人蒲篮歧互穷核穷鸟归人七圣秋风落叶柔荏软舞上情身无寸缕十八子市脯失墒受戒鼠李顺轿脱靴违时绝俗文奏显懿萧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