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颖异的小孩子。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君不见 徐 卿二子生絶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 、 释氏 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仇兆鳌 注:“《陈书》: 徐陵 母 臧氏 ,常梦五色云,化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 陵 焉。年数岁,家人携候 宝誌上人 , 宝誌 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补注…… 张邇可 引《闕里故事》兼举方全。 张 注:《拾遗记》: 孔子 生之先,有麟吐玉书於 闕里 云:‘水精之子,系衰 周 而素王。’母 徵在 以绣紱繫麟角。此证恰好相符。” 唐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诗:“ 黄祖 不怜鸚鵡客, 誌公 偏赏麒麟儿。”
“麒麟儿”是汉语中一个具有赞美意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核心含义
指聪颖异常、天赋异禀的小孩子。古代民间常用“麒麟儿”“麟儿”等美称赞扬他人子女,表达对孩童才华或品格的欣赏。
词源与典故
源自南朝《陈书·徐陵传》记载:徐陵年幼时,高僧宝志曾抚摸其头顶,称其为“天上石麒麟”,后以“麒麟儿”比喻非凡孩童。
现今多用于祝贺他人生育优秀子女(如“喜获麟儿”),或在文学创作中形容天赋异禀的孩童,保留古典雅致色彩。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典故或具体用例,可参考汉典、古典文献等权威来源。
《麒麟儿》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传说中瑞兽“麒麟”的子女。麒麟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具有祥瑞、祝福的意义。因此,麒麟儿常被用来形容出色、杰出的人或事物。
《麒麟儿》由部首组成,分别是鹿(奔)、羊(美)和人(儿)。
它的总笔画数为20笔。
《麒麟儿》一词最早出现于《红楼梦》一书中,该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麒麟儿在小说中常用来形容贾宝玉,表达他的才情出众、与众不同。
《麒麟儿》的繁体字为「麒麟兒」。
在古代,有些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麒麟儿》的古代写法为「麤麤児」。
1. 他的表演技艺出类拔萃,可谓是真正的麒麟儿。
2. 这幅画的细节处理精致而独特,是一幅真正的麒麟儿之作。
由于《麒麟儿》本身是一个词语,因此不常用于构词。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其他词语来形成新的相关词汇,如「麒麟儿般」、「麒麟儿一样」等。
与《麒麟儿》意义相近的一些词语包括:才子佳人、人杰地灵、非凡、出色等。
与《麒麟儿》意义相反的一些词语包括:平庸、普通、平凡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