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市作为中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其名称可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拆解释义,并结合地理与行政区划沿革阐释:
本义与来源
"赣"(拼音:gàn)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为多音字,此处读第四声。其本义指江西省的简称,源于贯穿江西的赣江。赣江由章水、贡水于赣州汇合而成,"赣"字字形即取"章""贡"二字合并之意。
历史沿革
唐代因地处赣江上游设"虔州",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为避讳改称"赣州",自此"赣"成为该地专名。
"州"的演变
古代为行政区划单位(如唐宋时期的"赣州")。现代语境中,"州"保留于地名,体现历史延续性。
"市"的现代定义
指经国家批准的地级行政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赣州于1998年撤地设市,正式确立"赣州市"名称。
赣州市
江西省南部地级市,因赣江得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辖3区13县2县级市,总面积占江西省四分之一,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亦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中心城市。
依据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赣"的释义及注音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宋赣州更名记载
- 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表》(2023年版)
- 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网《赣州市概况》
赣州市是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下是详细解释:
地理位置与别称
赣州地处赣江上游,章江和贡江在此汇合,因此得名“赣”。它北接湖南省,东邻福建省,南连广东省,素有“江西省南大门”之称。
历史沿革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州于1949年正式设市,现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行政代码简称“虔”,别称“虔城”或“赣南”。
人口与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全市户籍人口达970.78万(数据),下辖3个市辖区(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14个县和1个县级市(瑞金市),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占江西省面积的23.6%。
经济与文化特色
赣州是赣南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以竹器、皮枕、皮箱等手工艺品闻名,同时盛产广柑、蜜橘、水蜜桃等水果。名胜古迹包括八境台、通天岩、郁孤台等,其中通天岩保存有唐代至宋代的摩崖造像。
自然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居江西省前列,生态环境优越。
若需更详细的行政区划或最新人口数据,可参考的官方统计信息。
卑谄足恭辨颠帖表仪币重言甘彩坊长狄坼罅春华出妻村老粗缯道肥丁字步堆垜子鄂褒法酝風禽凤振广博锢囚海绵城市回肠寸断昏朝昏嫚坚持监帅骄约杰观紧隣酒官谲计牢监炼顶灵香六儿埋声晦迹冥分名媛难折闹洋洋逆阉女英叛匪平陵嫔物千了百了嘁测起动电流轻诺寡信群芳设砚饰官疏直太无韬默王师微躬违舍微云滓太清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