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刨花的意思、刨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刨花的解释

[wood shavings] 刨木料时刨下来的薄片,多呈卷状

详细解释

从木料上刨下来的薄片。多呈卷状,故称。旧时妇女常用榆木鉋花泡水来润滑头发。《相声传统作品选·开粥厂》:“二两胰子,二两鉋花。”


从木料上刨削下来的薄片。 徐迟 《牡丹》九:“她把那刨花,从木匠的刨子里飞出来的薄薄的木片,用水泡开。”《新民晚报》1984.3.28:“白杨刨花洁白细腻,剪成牡丹花瓣形象逼真;柳安木刨花深赭粗糙,作牡丹叶片颇为合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刨花是汉语中常见的木工术语,指用刨子加工木材时产生的薄片状碎屑。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刨花特指“用刨子刨木料时刨下来的薄片,多呈卷曲状”。这一词汇包含以下层面的含义:

  1. 工艺属性

    在传统木工技艺中,刨花是木材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因木质纤维被刨刀切削而形成自然卷曲的片状物。其厚度通常为0.1-0.5毫米,质地轻盈干燥,具有吸水性强的特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料显示,刨花密度与木材种类直接相关,例如松木刨花较杉木更易产生螺旋状卷曲。

  2. 功能应用

    刨花在历史上曾被用作木器接缝填充物,现代则主要作为人造板材原料。国家标准《GB/T 4897-2015 刨花板》将其定义为“通过专用设备加工成长度5-40毫米、厚度0.2-1毫米的片状、棒状或颗粒状木质材料”。此外,民间亦有用湿润刨花固定传统发髻的习俗,此类用法在戏曲妆发领域仍有保留。

  3. 方言延伸

    部分地区方言中,“刨花”可泛指木材加工剩余物。例如《四川方言词典》收录了“刨花”代指木屑的用法,并衍生出“刨花板”等复合词。此类语言现象反映了汉语词汇在技术传播中的地域适应性。

  4. 词源考证

    “刨”字源于古代木工工具“刨子”,最早见于明代《天工开物》;“花”则取义“片状物”,与“雪花”“油花”等词构成同类型比喻造词。该构词法符合汉语“工具+形态”的复合命名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刨花”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读音与基本定义


二、用途与特性

  1. 工业用途
    粉碎后可制作高压板,广泛用于家具生产。
  2. 传统生活用途
    • 旧时用榆木刨花泡水制成粘液,作为天然发胶,帮助头发定型、润泽。
    • 京剧旦角至今沿用凝刨花贴片固定鬓角。
  3. 其他用途
    可作为燃料生火,或用于园艺覆盖物。

三、文化背景


“刨花”是兼具实用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木工副产品,读音需注意区分标准与方言。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沪江词典、汉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证白劄子瓣膜焙干辨才叱犊春典春史楚俗寸土胆当大庆市电烫吊挽洞见霏弥高京咯咂宫相海椒会堂狡性假妆景望井陉口精约技术作物九皋处士拘挛儿濬谷巨毋霸旷日经久魁堆窥欲阑殚连宫连天烽火满考庙学明验暖舆怯缩轻煦青幽幽弃婴屈临人士墒垅搠笔所缘缘贪耍填满外朗婉约吴舠芜颣五时副车五院仙山琼阁邪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