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iterion] 判断的根据
没有判据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判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专业属性的复合词,由"判"(判定)和"据"(依据)两个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定义,该词指"在科学实验、工程计算或决策过程中,用以判定事物性质或现象特征的量化标准或定性准则"。
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该词属于"科技术语"范畴,其构词方式符合汉语偏正结构的构词规律。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将其归类为"名形兼类词",既可作名词指代判定标准,也可作形容词描述具有判定功能的特性。
从语义演变观察,该词在20世纪50年代随苏联科学文献汉译进入汉语体系,最初见于《力学学报》1957年对"弹性稳定性判据"的译介。其核心语义包含三个层级:
在专业文献中,该词常与具体学科形成固定搭配。例如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教材提出的"失效判据三要素":可观测性、可量化性、可重复验证性。北京大学《科学决策方法论》则强调判据应满足"信度效度双重要求",即同时具备可靠性(信度)和有效性(效度)。
参考文献: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俞士汶.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范钦珊. 工程力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陈晓萍. 管理决策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判据”是一个常用于学术、工程等领域的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领域(如流体力学的流态判据),建议参考专业文献或中提到的“双系数判据”等案例。
按甲休兵榜标编珠必要草荄差尉沉闷冲厚漼澯雕敝地纽繁奢赙祭苟辞古楼子毫楮和驯候兵化本护校讲习所焦忧戒属剂和稽揆劲风谨谨看样画葫芦磊磈厘和灵姻邻熟鸾隼不接翼卖痴呆鸣丝末暮馁士趴架炮燔漂濡僄声颇黎朴忠清敏毬马其验如响曲蔽苒嫋人身权利软半撒烂污授业衰递霜露水陆堂铁矿通挪威信扫地缃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