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iterion] 判斷的根據
沒有判據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判據"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專業屬性的複合詞,由"判"(判定)和"據"(依據)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定義,該詞指"在科學實驗、工程計算或決策過程中,用以判定事物性質或現象特征的量化标準或定性準則"。
在應用語言學領域,該詞屬于"科技術語"範疇,其構詞方式符合漢語偏正結構的構詞規律。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将其歸類為"名形兼類詞",既可作名詞指代判定标準,也可作形容詞描述具有判定功能的特性。
從語義演變觀察,該詞在20世紀50年代隨蘇聯科學文獻漢譯進入漢語體系,最初見于《力學學報》1957年對"彈性穩定性判據"的譯介。其核心語義包含三個層級:
在專業文獻中,該詞常與具體學科形成固定搭配。例如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教材提出的"失效判據三要素":可觀測性、可量化性、可重複驗證性。北京大學《科學決策方法論》則強調判據應滿足"信度效度雙重要求",即同時具備可靠性(信度)和有效性(效度)。
參考文獻: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俞士汶. 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詳解.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 範欽珊. 工程力學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陳曉萍. 管理決策方法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1.
“判據”是一個常用于學術、工程等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流體力學的流态判據),建議參考專業文獻或中提到的“雙系數判據”等案例。
哀轉百足孛羅村野匹夫打苞地腳多露餓虎見羊感附崗尖鬲津關石冠绶和說晦密回形針漸次蹇谔匪躬簡選極步階進斤風卷白波眷矚谲異考典寬繕冷丁丁麟軒螺絲拐沒做奈何處門牙冥差冥絶闵仁納悶兒難世惱煩奴僇旁徵博引前來鉛築虬箭曲詞羣疑任保散發三庫曬書上翔稍遜一籌食箪漿壺私假誦志同名同姓偷兒托公報私相時而動饷物閑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