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苟且马虎,不负责任。 ********* 《萍踪寄语》四三:“剑桥和牛津等大学都设有导师制,也许就出于防备撒烂污的办法,因为既有导师时常督促询问,撒烂污便容易被发觉的。” 茅盾 《官舱里》:“不过做到后来, 李涵秋 也撒烂污了。”
“撒烂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字面解释
由“撒烂”(物品破烂不堪)和“污”(脏乱不洁)组成,形容事物破旧脏乱的状态。例如形容房间、衣物或环境杂乱邋遢。
比喻义
引申为做事马虎、不负责任,带有贬义。例如邹韬奋在《萍踪寄语》中提到“撒烂污便容易被发觉”,茅盾《官舱里》也使用该词批评敷衍行为。
该词兼具描述性与批判性,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建议使用时注意语境,避免歧义。
撒烂污是一个俚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物品的状态非常糟糕、脏乱不堪。
撒烂污这个词由三个部分组成:撒、烂和污。
撒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它的笔画数为5。
烂的拆分部首是火部,它的笔画数为11。
污的拆分部首是水部,它的笔画数为6。
撒烂污一词来源于汉语方言,多用于口语交流中,词义形象且通俗。
撒烂污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撒爛汙」。
古时候,撒、烂、污的写法可能有些许差异。一般来说,古代撒的写法为「灑」,烂的写法为「爛」,污的写法为「汙」。
1. 这个房间脏乱到了撒烂污的地步,简直不能忍受。
2. 这张纸被写得乱七八糟,字迹撒烂污,根本看不清楚。
3. 那个地方的环境简直糟糕透了,到处都是撒烂污的东西。
撒烂污没有固定的搭配组词,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相应的搭配,例如:撒烂污的地方、撒烂污的行为等。
脏乱、脏兮兮、糟糕、污浊都可以作为撒烂污的近义词。
整洁、清爽可以作为撒烂污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