嶓冢的意思、嶓冢的详细解释
嶓冢的解释
[Bozhong mouuntain] 山名,在(1)甘肃省天水市和礼县之间;(2)陕西省宁强县北部
详细解释
山名。在今 甘肃省 天水 与 礼县 之间。古人误以为是 汉水 上源。《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楚辞·九章·思美人》:“指 嶓冢 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洪兴祖 补注:“指 嶓冢 之西隈,言日薄於西山也。” 南朝 梁 江淹 《扇上彩画赋》:“空青出 峨嵋 之阳,雌黄出 嶓冢 之阴。”
词语分解
- 嶓的解释 嶓 ō 〔嶓冢〕古山名(.在今中国甘肃省成县东北;.在今中国陕西省勉县西南)。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 冢的解释 冢 ǒ 坟墓:古冢。荒冢。衣冠冢。青冢。丛冢。 长(僴 ):冢子(长子)。冢嗣(嫡长子)。冢妇(嫡长子的妻子)。冢息(长子)。 大: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冢祀(帝王在宗庙举行的大祭礼)。 山
网络扩展解释
“嶓冢”是汉语中一个专有名词,特指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山名。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读音与构成
- 读音:嶓冢(bō zhǒng),其中“冢”不读常见音“zhǒng”,但在该词中固定读作“zhǒng”。
- 字形:“嶓”为山字旁,总笔画15画;“冢”由“冖”和“豕”构成,本义指高大的坟墓,引申为山顶。
二、地理位置
- 甘肃省:位于天水市与礼县之间,被认为是汉水源头之一(古人曾误认)。
- 陕西省:在汉中市宁强县北部,又名“汉王山”,是汉水支流(漾水)的发源地。
三、历史与文献
- 《尚书·禹贡》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表明其与汉水的地理渊源。
- 《楚辞·九章》等古籍中也有提及,如“指嶓冢之西隈兮”,用于描述日落方位。
四、意义延伸
“冢”在此处并非指坟墓,而是取“山顶”之意,整体强调山体高大。
“嶓冢”是兼具地理与历史价值的古山名,涉及甘肃、陕西两省,并与汉水文化密切相关。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禹贡》等古籍或地理志。
网络扩展解释二
嶓冢(bó zhǒng)是一个中文词汇,拆分部首为山和冢,共有10个笔画。该词源自于古代汉语,是一种形容词,指的是山上有坟墓或丘陵地带有墓地的地方。
嶓冢这个词的繁体字为嶓塚。在古代,汉字写法和现在大致相同,只是字体形状和一些笔画的书写顺序有所不同。
以下是关于嶓冢的一个例句:在山间方向上,你会看到一片嶓冢,因为这个地方有很多古代墓地。
其他与嶓冢相关的词汇包括:山冢(shān zhǒng)、墓地(mù dì)、坟墓(fén mù)等。
近义词:坟场(fén chǎng)、墓园(mù yuán)。
反义词:山地(shān dì)、丘陵(qiū líng)等。
希望这样的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败衲百枝枝半时边歌标仪舶来长至冲室楚娇麤且大力士倒沫颠沛动工堆垜饿答恶乎方丘蜂黄高孱宫鸦乖差官资卦肆鼓牀轨操孩子气黑甜甜和同懽畅哗衆回中奖旗降尊临卑媿切枯尸乐而不荒岭阴闾衖满江红(怒发冲冠)朋齿贫劳前言往行桥托企划琼乳穷虚日文戎卫失席时运不齐水碧山青死没堆酸凄夙夜在公蹄筋渥涣无辞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