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守的意思、四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守的解释

(1).四种守卫的方法。《逸周书·成开》:“在昔 文 考,躬脩五典,勉兹九功,敬人畏天,教以六则四守……四守:一,政尽人材,材尽致死;二,士守其城沟;三,障水以御寇;四,大有沙炭之政。” 朱右曾 校释:“沙炭至微,而政不遗此,则大者可知。”

(2).犹四方。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 吴树平 校释:“四守,犹言四方。”

(3).星名。《淮南子·天文训》:“五星八风,二十八宿。五官六府,紫宫,太微,轩辕,咸池,四守,天阿。” 高诱 注:“皆星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四守”的汉语词典释义

“四守”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四方诸侯为天子所镇守的疆域,或指天子委派镇守四方的重要职责。具体释义如下:

  1. 基本释义:

    • 指四方诸侯的守土之责: 古代分封制度下,天子分封诸侯于四方(东、南、西、北),这些诸侯承担着为天子守卫疆土、屏藩中央的责任。他们所镇守的区域合称“四守”。这体现了古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理念。
    • 指天子委任的四方镇守之官: 引申为天子任命、负责镇守国家四方边境或重要区域的高级官员及其职责。这些官员代表天子行使权力,保卫国家安全。
  2. 典籍出处与用例:

    • 该词多见于先秦及汉代典籍。例如《淮南子·时则训》中提到天子依四时巡行,其制度安排与“四守”的职责密切相关。
    • 《礼记·曲礼下》有“天子……祭四方”的记载,郑玄注可能关联到对四方神灵或象征四方疆域的祭祀,间接反映了对“四方”的重视,而“四守”正是这种空间政治结构的体现。
    • 在《管子》等涉及治国方略的著作中,也可见对守土安民职责的论述,与“四守”的职责精神相通。
  3. 制度内涵:

    • “四守”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四方疆域),更是一种政治军事制度的体现。它规定了诸侯或重臣对中央的效忠义务和具体的防卫责任,是维系中央集权、保障国家统一的重要机制。
  4. 引申与关联:

    • 由具体的镇守职责,“守”字本身也引申出遵守、坚持、守护等抽象含义(如守时、守信、守节)。虽然“四守”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其蕴含的“守卫职责”和“遵循规范”的核心意义仍保留在“守”字的诸多现代词汇中。

“四守”是源于中国古代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术语,核心指天子分封的四方诸侯或其镇守的疆域,以及由此衍生的重要镇守职责。它深刻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空间政治观念和统治架构。

网络扩展解释

“四守”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军事治理层面(出自《逸周书》)

《逸周书·成开》记载了周文王的治国策略,其中“四守”指四种守卫国家的方法:

  1. 政尽人材:合理调配人才,使人尽其用。
  2. 士守其城沟:士兵守卫城池与防御工事。
  3. 障水以御寇:利用水利工程(如筑堤)防御外敌。
  4. 大有沙炭之政:注重细微的民生管理,如沙炭等物资调配。

二、道德修养层面(成语释义)

作为成语,“四守”指四项品德准则:

  1. 守口如瓶:保守秘密,慎言慎行。
  2. 守身如玉:保持身体与品行的纯洁。
  3. 守贞如金:坚守贞节,如金子般珍贵。
  4. 守节如山:保持气节,坚定不移。

三、其他延伸含义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逸周书》、成语典故及古代文献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逸周书》原文或相关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八德柏梁殿邦闾表背匠博闻逋耗长林超然独处查哨虫蛾辞巧理拙词隐存见锉刀怠忽达明大农彫轸断烬杜牧烦手沸滭粉昆赋禀俯拾地芥赴汤蹈火阁学合穗后辈咶絮汇齐贱酬解形金丹鸠辑集字诗孔昊雷动明视披示七留七力情窍求昏日旂柔曼柔莩擅政圣诞节身势学实测识义沓蔼田驺铁牡亭馆通事官豚臑晚育五方色奚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