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ke an idol moulded in clay or carved in wood-as a dumrny] 用泥土和木头雕塑而成的模型。形容人无知觉、无反应或愕然惊呆的样子
因此,只管一房子人,只大家对楞着,如木雕泥塑,不则一声儿。——《儿女英雄传》
用泥土塑造或用木头雕成的偶像。多形容人呆板、静止不动或无表情。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四折:“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有甚么灵感在那里。”《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两班文武如泥塑木雕,无人敢应。”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古之敦大节建大业人,必不似后人泥塑木雕,日日面前画太极圈子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一:“他仿佛没有听见,连头也不动一下,像是一座泥塑木雕的神像稳稳地坐在窗前。”
“泥塑木雕”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警世通言》原文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
泥塑木雕是传统工艺中用泥土和木材制作的艺术品的统称。泥塑指的是用黏土、石膏等材料塑造形象的手工艺,木雕则是指用木材雕刻出各种形状的工艺。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泥塑木雕这一艺术形式。
泥塑木雕的拆分为 泥 + 塑 + 木 + 雕,其中“泥”的部首为氵,笔画为3;“塑”的部首为土,笔画为6;“木”的部首为木,笔画为4;“雕”的部首为隹,笔画为13。
泥塑木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可以说是传统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泥塑木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被用于庙会、年画、灯笼等各种场合。在繁体字中,泥塑木雕的写法为「泥塑木雕」。
在古时候,泥塑木雕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有细微的差别。例如,《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泥塑木彫」,可以看出细节上的变化。
泥塑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例如,我们常常可以在庙会上看到泥塑木雕艺术品的展示,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组词:泥塑、木雕、泥塑工艺、木雕艺术
近义词:巧匠艺术、手工艺术
反义词:机械制造、工业化生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