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饯送的意思、饯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饯送的解释

设酒送别。 晋 陶潜 《咏二疏》:“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6*九回:“ 苟才 得了信,这一天下午,便备了极丰盛的筵席,饯送 宪太太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饯送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饯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动词,其核心含义指设酒食为远行之人送行,表达惜别与祝福之情。该词由“饯”(以酒食款待)与“送”(送行)复合而成,常见于古典文献及正式场合,体现传统礼仪文化。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置办酒宴为即将远行的人送别。此行为不仅是为旅人提供物质补给,更承载着情感寄托与礼仪规范。例如:

“亲友设宴于长亭,为其饯送。”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7卷,第123页)

二、文化内涵与礼仪渊源

“饯送”源于古代“祖道”之礼(祭祀路神以求旅途平安),后演变为践行习俗。据《礼记·曲礼》记载,送行需依身份等级设宴,体现尊卑有序的礼制精神。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饯送”场景,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侧面反映唐代饯别的普遍性。

三、相关文献佐证

  1. 《说文解字》注“饯”:

    “饯,送去食也。从食戋声。” 强调以食物送行的本义(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7页)。

  2. 《仪礼·聘礼》:

    “宾饯送者于郊”,记载诸侯国使者完成外交使命后,主国官员需在郊外设宴送行的礼仪规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3. 《诗经·大雅·崧高》: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为周宣王为申伯饯行的最早文学记录(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523页)。

四、近义词辨析


结语

“饯送”凝结了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交规范,其释义需结合历史语境与礼制背景方能完整理解。现代汉语中虽使用频率降低,但仍见于书面语及文化论述,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与交际礼仪的重要语料。

网络扩展解释

“饯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含义

“饯送”指设酒食为他人送行,表达对离别者的关怀与祝福。该词由“饯”(设宴款待)和“送”(送别)组成,强调通过仪式化的方式践行。


详细解析

  1. 历史渊源

    • 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如晋代陶潜《咏二疏》提到“饯送倾皇朝”,描述朝廷大规模送别的场景;《新唐书》也记载了唐玄宗为贺知章饯行的故事。
    • 传统习俗中,芒种日民间会“饯送花神”,以祭祀仪式送别花神,表达对自然的感恩。
  2.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正式或庄重的离别场合,如官员调任、友人远行等。
    • 现代也可引申为对重要人物或事件的告别仪式,但使用频率较低。
  3. 相关词汇

    • 饯行:与“饯送”同义,但更口语化。
    • 饯赠:送别时赠礼,如诗歌、财物等(需注意与“饯送”的细微区别)。

例句参考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送别礼仪或相关诗词,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阿基米德原理帮场儿碧墀笔划宾御仢约承宠楚越从佐存谢大八成倒卷大收煞灯马刁顽隄火东帝犯心改梁换柱钩枝故宫博物院裹腰候遮驩尝活抖抖健忘骄侵羁局吉庆花究问沮溃隽气君权跼影两宋志传邻熟龙编盟歃妙材牛轭牛行七步诗廎写请旨寝陵热络三爵之罚散曲三宅赏募杀彘教子升腾适口梳帚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团防土鸡瓦犬脱煞瓦尊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