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凝霜的意思、凝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凝霜的解释

(1).浓霜。《楚辞·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汉 扬雄 《反离骚》:“遭夏季之凝霜兮,庆夭顇而丧荣。” 晋 卢谌 《时兴》诗:“凝霜霑蔓草,悲风振林薄。” 唐 韩偓 《夜船》诗:“野云低 * 苍苍,平波挥目如凝霜。”

(2).凝结成霜。 南朝 齐 谢朓 《校猎曲》:“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飇开。”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回忆小阳春时几微流转些将近暖谷的和风,偶尔沾惠些尚未凝霜的甘露,虽则凄惨依然,预觉‘严冬之恶神’狂暴,却还有余力作最后的奋斗。”

(3).古代 绩溪 所产一种优质笺纸名。 元 鲜于枢 《纸笺谱》:“ 歙 绩溪 界有地名 龙鬚 ,出嘉纸,有墨光、白滑、冰翼、凝霜之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凝霜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意境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引申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解析:

  1. 字面释义

    指低温下凝结形成的霜。“凝”意为聚集、固化,“霜”是近地面水汽遇冷凝结的白色冰晶。该词直观描述自然界中露水冻结为霜的物理现象,常见于描述深秋或冬季的寒冷景象。例如:“清晨草木凝霜,寒意袭人”。

  2. 引申含义

    引申为寒冷、肃杀的氛围或状态。因霜象征严寒与凋零,“凝霜”可隐喻环境的严酷、情感的冰冷,或事物凝固静止的状态。如“战火过后,大地如凝霜般死寂”。

  3. 文学意象

    在古典诗文中常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霜的晶莹剔透与凝结不化,被赋予孤傲、清冷的审美特质。屈原《楚辞·远游》中“漱凝霜之雰雰”,即以霜喻品行纯洁;后世“菊凝霜而愈艳”等句,则借其突出逆境中的生命力。


权威参考来源

本文释义综合以下汉语工具书及学术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凝霜”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浓霜
    指寒冷天气中形成的厚重霜层,常见于古籍描述自然景象。例如《楚辞·九章·悲回风》中的“漱凝霜之雰雰”,以及晋代卢谌《时兴》诗中的“凝霜霑蔓草”。

  2. 凝结成霜
    描述物质从液态或气态转化为固态霜的过程。如南朝谢朓《校猎曲》中“凝霜冬十月”,现代瞿秋白《饿乡纪程》也以此形容寒冷气候。

  3. 古代笺纸名
    特指安徽绩溪出产的一种优质纸张,元代文献《纸笺谱》记载其有“冰翼、凝霜”等雅称。


二、引申与比喻


三、应用示例


附:其他说明

现代语境中,“凝霜”偶被用作护肤品名称(如保湿霜),属品牌化延伸,非传统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民安辔安闲败浥边扞镔刀碧虚博学洽闻步戏采风参伐层深谗姬朝集使春候蹙郁芳懿翻轩刮面国家栋梁酣鬭黑下水怀组黄泉之下黄台瓜蔓灰顶坚甲厉兵京门九鼎大吕纪叙拘文愒阴寇凫阑风长雨两耳塞豆里乘刘白羽乱烽马策密疏拟正喷粪片儿会乾打垒翘首企足三献山椒鼪径鼠妖太卜滩声跳扑讬寄卫生员危王无影无形无庸无曾乡下脑壳霄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