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凝霜的意思、凝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凝霜的解釋

(1).濃霜。《楚辭·九章·悲回風》:“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漢 揚雄 《反離騷》:“遭夏季之凝霜兮,慶夭顇而喪榮。” 晉 盧谌 《時興》詩:“凝霜霑蔓草,悲風振林薄。” 唐 韓偓 《夜船》詩:“野雲低 * 蒼蒼,平波揮目如凝霜。”

(2).凝結成霜。 南朝 齊 謝朓 《校獵曲》:“凝霜冬十月,殺盛涼飇開。”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六:“回憶小陽春時幾微流轉些将近暖谷的和風,偶爾沾惠些尚未凝霜的甘露,雖則凄慘依然,預覺‘嚴冬之惡神’狂暴,卻還有餘力作最後的奮鬥。”

(3).古代 績溪 所産一種優質箋紙名。 元 鮮于樞 《紙箋譜》:“ 歙 績溪 界有地名 龍鬚 ,出嘉紙,有墨光、白滑、冰翼、凝霜之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凝霜”一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濃霜
    指寒冷天氣中形成的厚重霜層,常見于古籍描述自然景象。例如《楚辭·九章·悲回風》中的“漱凝霜之雰雰”,以及晉代盧谌《時興》詩中的“凝霜霑蔓草”。

  2. 凝結成霜
    描述物質從液态或氣态轉化為固态霜的過程。如南朝謝朓《校獵曲》中“凝霜冬十月”,現代瞿秋白《餓鄉紀程》也以此形容寒冷氣候。

  3. 古代箋紙名
    特指安徽績溪出産的一種優質紙張,元代文獻《紙箋譜》記載其有“冰翼、凝霜”等雅稱。


二、引申與比喻


三、應用示例


附:其他說明

現代語境中,“凝霜”偶被用作護膚品名稱(如保濕霜),屬品牌化延伸,非傳統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凝霜》的意思

《凝霜》是一個表示冬季寒冷的詞語,指的是霜在物體表面凝結而形成的冰層。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凝”和“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凝”字的部首是冫,有11個筆畫;“霜”字的部首是雨,有16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凝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筆耕不辍的創作中。它是由“凝結”和“霜”兩個字組合而成,形象地表達了冬季的寒冷和霜凍的景象。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寫作“凝霜”的漢字形狀略有不同,其中“凝”字的上部分是“氵”加上“玄”,表示水結冰;而“霜”字的上部分是“亡”加上“雨”,表示雨水凝結成霜。

例句

1. 農田上的野草已經凝霜,顯得格外凄涼。

2. 冬天的凝霜給大地披上了銀裝,美麗而寒冷。

組詞

1. 凝結:指物體由液态轉化為固态。

2. 霜寒:形容寒冷如霜。

3. 冰凍:指水或濕度較高的物體因低溫而凝結成冰。

近義詞

凍結、結冰、冰凍

反義詞

融化、解凍、溶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