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廿四考中书的意思、廿四考中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廿四考中书的解释

指 唐 郭子仪 。《旧唐书·郭子仪传》载, 郭子仪 任中书令甚久,在任期中主持官吏的考绩,前后达二十四次,故有此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廿四考中书"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典故色彩的固定表达,其含义需从字源、官职制度、典故出处三方面解析:

一、字词溯源 "廿"为"二十"的合文,甲骨文已见其形,属会意字;"考"本义指老者持杖,后衍生出考核、查验之意,如《尚书》载"三载考绩";"中书"指中书省,始设于曹魏,唐代为中央三省之一,掌诏令起草与政令审核。

二、典故溯源 该典故出自《旧唐书·房玄龄传》:"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自掌政柄,廿有四载,人无间言。"指房玄龄在唐太宗时期任中书令(中书省长官)长达24年,历经二十四次官吏考课(唐代每年考核官员政绩,称"一考"),始终维持卓越政绩。后世遂以"廿四考中书"作为重臣长期执掌枢要的典故,如北宋王禹偁《授侍郎制》即有"蔚为廿四之考"的表述。

三、语义演变 在汉语语用中,该短语具有双重内涵:既特指房玄龄执政典故,也被引申为对官员久居要职且政绩卓著的赞誉。明代《通雅》将其列为"官制典故类"词汇,清代《佩文韵府》则归入"仕宦门"典故。现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称颂执政大臣秉政长久、劳绩卓著"。

网络扩展解释

“廿四考中书”是一个历史典故,源于唐代名将郭子仪的事迹,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来源

根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郭子仪担任中书令期间,主持了24次官吏考绩(古代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因其任职时间长且政绩显著,后人用“廿四考中书”代指郭子仪,后逐渐演变为成语。

二、核心含义

  1. 本义:特指郭子仪长期担任中书令并主持考绩的成就。
  2. 比喻义:形容官员长期身居要职且政绩卓著,或引申为对功勋人物的赞誉。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评价或文学作品中,例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曾引用此典,现代也可借喻某人在某领域长期保持卓越表现。

四、常见误解辨析

需注意该词中的“考”指官员绩效考核(非科举考试),部分解释将“廿四考”误作科举考试次数,实际与科举制度无关。

(注:如需查看完整史料原文,可参考《旧唐书·郭子仪传》或汉典网相关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暗气暗恼百媚保义丹帏答诏得凤等外电笔定影东方学士对讲覆醴谷板归养含情黑暗鸿罗黄轻火煖检核近就剧读夸大其辞瘣木练文遴啬落笔緑柱石门生故吏明灼灼暮雨朝云男畿鸟翼平狱嫔嫱千载奇遇切理餍心清浑皂白情面难却穷晷人类戎菽若明若暗赛庙厦房声咳声玩沈忧市虎士林馆私感太阳电池铁石肠颓陋推校完粮温熟窝心酒香羞稀里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