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瘣木的意思、瘣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瘣木的解释

有病瘿肿,枝叶不荣的树木。《尔雅·释木》:“瘣木符娄。” 郭璞 注:“谓木病,尫傴癭肿无枝条。”《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且 魏 之代 汉 ,非积德之由,风泽既微,六合未一,而凋翦枝干,委权异族,势同瘣木,危若巢幕。”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是以寝席伏枕, 任氏 之悼泽兰;瘣木枯荄, 潘令 之哀金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瘣木是汉语词汇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植物名称,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字义、文献用例三个角度解析:

一、字形与字义溯源 "瘣"字从疒(病)从木,本义指病态的树木。《汉语大词典》第7卷记载:"瘣木,树木因病害而枯死或畸形者"。《说文解字注》释"瘣"为"木病无枝",强调树木因病害导致枝叶凋零的状态。

二、文献中的双重意象

  1. 病理特征:《诗经·小雅》毛传注云"瘣者,伤病之木",指受虫蛀或雷击等自然损伤的病树。
  2. 工艺价值:《考工记》记载"瘣木可为弓材",特殊纹理的瘣木被古代工匠用于制作弓箭等器物,如《天工开物》提及"取瘣木之盘根错节者,其质坚而纹曲"。

三、植物学指代 现代《中国植物志》将"瘣木"列为古称,对应漆树科黄连木属(Pistacia)植物,特指其枝干因虫瘿形成的瘤状结构。这类树木常见于华北石灰岩山地,具有抗旱、耐瘠薄的生态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瘣木”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基本释义

瘣木(lěi mù)指因病害导致枝干结节、枝叶枯萎的树木。这类树木通常因病变出现肿瘤状结构(瘿肿),且枝条发育不良,呈现病态特征。

文献依据

该词最早见于《尔雅·释木》,其中记载“瘣木符娄”。东汉学者郭璞在注释中进一步解释为:“木病,尫伛瘿肿无枝条”,即树木因病害而枝干畸形、枝叶凋零的状态。

延伸说明

“瘣”字本身有多个含义:

  1. 作为名词:可指结块、肿瘤,或子宫下垂。
  2. 作为形容词:形容山势高峻的状态。
  3. 另一读音:当读作“kuì”时,与“魁”组词“魁瘣”,形容树根或枝叶盘结的形态。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古籍或植物病理学相关研究中。

别人正在浏览...

安恋板録保税店被律兵级摈赞谗鼎抄直尘触疵失当难大眼望小眼彫饰跌坐飞价高才絶学革出教门匌帀挂家龟缩头含菁咀华恒德胡帽降志辱身建章宫皛光胶让较瘦量肥激将矜释空档苦诤炉甘石路规洛洛驴鞠内取炮仗片云遮顶强杀鹊渡热切山表神采奕然圣童圣战石材事例思路四遐粟眉泰龟贪侵桃花醋天正拓都险狠闲然险阻艰难小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