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易许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此似是而非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言不详於反覆,好轻诺而无实者,虚人也。”参见“ 轻诺寡信 ”。
“轻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īng nuò,意为“轻易许诺”。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不经过慎重考虑就轻易答应他人请求的行为。这一行为往往带有负面色彩,暗示承诺者可能缺乏责任感或兑现能力。
“轻诺寡信”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进一步强调轻易许诺的人往往难以守信。其反义词为“一诺千金”或“说一不二”。
“轻诺”不仅描述行为本身,还隐含了对信用缺失的警示,常用于提醒慎重承诺。如需更完整文献引述,可参考《人物志》《抱朴子》等古籍。
《轻诺》是一个汉语词语,字面意思指的是承诺或许诺轻率、不认真。它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信誓旦旦却不太可能兑现诺言。
《轻诺》的拆分部首是车(chē),笔画数为7画。
《轻诺》的源头是古代汉字书法碑帖中的《金文》和《篆文》,随着汉字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中的这个词语。
《轻诺》的繁体字为“輕諾”。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古字形中的《轻诺》写作“輕諾”,即将“轻”字的“车”旁边加上一个“亲”字的上半部分,“诺”字的写法则类似于现代汉字。
1. 他向我轻诺帮忙,却一直没有兑现。
2. 那个男人口口声声说爱我,但我知道这只是个轻诺。
承诺、诺言、诺诺然、诺诺有词
空洞承诺、无意诺言、玩弄语言
严诺、重诺、守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