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招贤的意思、纳士招贤的详细解释
纳士招贤的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词语分解
- 纳的解释 纳 (納) 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 缴出吐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招贤的解释 招揽贤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闕,招贤进能,显巖穴之士。”《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 明 李东阳 《与钱太守》诗
网络扩展解释
“纳士招贤”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à shì zhāo xián,主要用于形容招揽和接纳有才能的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字面拆分:
- 纳:接受、接纳;
- 士:古代指读书人或有一定才能的人;
- 招:招收、吸引;
- 贤:有德行和才干的人。
- 整体释义:指广泛吸收、网罗人才,尤其注重吸引有学识和品德的人加入。
二、出处与典故
-
历史起源:
- 最早可追溯至《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为振兴燕国,“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降低身份、以厚礼招揽人才)。
-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陈抟高卧》中也有使用:“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进一步推广了这一成语。
-
文学引用:
- 在《三国演义》《青衫泪》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于描述君主或领袖重视人才的情节。
三、用法与示例
- 语境: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表达,强调组织或国家主动吸纳人才。
- 示例:
- “公司正处于扩张期,需纳士招贤以增强竞争力。”
- 元代《薛苞认母》中提到:“圣人纳士招贤,何不进取功名?”
四、近义词
- 招贤纳士:与“纳士招贤”意义相同,仅词序不同。
- 广纳贤才:侧重广泛接纳各类人才。
- 礼贤下士:强调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历史典故或例句,可参考《战国策》、元杂剧等文献,或通过权威词典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纳士招贤》的意思
《纳士招贤》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吸收人才并任用他们。这个成语描述了一种重视人才,善于发掘和利用人才的管理哲学。
拆分部首和笔画
《纳士招贤》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
- 纳 - 部首纟(纟字旁),共5画
- 士 - 部首士(士字旁),共3画
- 招 - 部首扌(手字旁),共8画
来源
《纳士招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于《孟子·公孙丑下》:“不听是迷主人,听是明主人,纳人是君子,招人是地主。”而后,这句话逐渐演变为现在通用的成语。
繁体
《纳士招贤》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为《納士招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纳士招贤》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分别为:
例句
《纳士招贤》的例句如下:
公司领导一直秉持着《纳士招贤》的理念,努力吸引并提拔优秀的人才。
组词
与《纳士招贤》意思相关的组词有:
近义词
与《纳士招贤》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反义词
与《纳士招贤》意思相反的成语有:
别人正在浏览...
八枋拜门八觉帮狗吃食鼻洼不顿擦洗麤猛粗险诞略倒缴雕辔独抚耳绊疯魔幞囊扶善惩恶附协刚勇割据红裙怀铅毁剥嚼啜踞见峻宇开航磕头虫夸大口宽繇来格凌蹙冥兆木蹻平紬墙岸迁流亲仁羣贤髯口饶舌人枭戎工宂急入草物三脚架少容慎散设许十年浩劫双梭税息四功五法头版頽放威厌乌白菜汙闻崤坂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