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天竺的意思、南天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天竺的解释

(1).南部 印度 。 印度 古称 天竺国 ,分东、南、西、北、中五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自 新头河 至 南天竺国 ,迄於 南海 ,四万里也。” 唐 李白 《僧伽歌》:“此僧本住 南天竺 ,为法头陀来此国。”

(2).灌木名。 宋 陆游 《新寒》诗:“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 元 李衎 《竹谱详录》卷七:“蓝田竹,在处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木身,上生小枝,叶叶相对,而颇类竹……世传以为子碧如玉,取 蓝田 种玉之义,故名。或云:此本自 南天竺国 来,自为南天竺,人讹为蓝田竹。”

(3).曲名。参阅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曲名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天竺"是古代中国对印度次大陆南部地区的称谓,源自梵语"Dakṣiṇāpatha"的音译与方位组合。该词最早见于汉唐佛教典籍及地理志书,现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三层含义:

  1. 地理概念

    作为方位区划,"南天竺"特指印度半岛南部德干高原及沿海区域。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天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其中"南天竺境周七千余里,北背大山,三垂大海"(来源:中华经典古籍库《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十)。

  2. 佛教传播枢纽

    在宗教文献中特指南印度佛教中心,如那烂陀寺南院。《高僧传》载"达摩祖师本南天竺人,泛海至广州"(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官网《禅宗源流考》),印证其作为佛教传播起点的地位。

  3. 文化符号延伸

    唐宋诗词常以"南天竺"借指异域珍奇,如陆游《南堂杂兴》"南天竺子玉精神",喻指来自南印度的稀有菩提子(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全宋诗典故考》)。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归入历史地理名词类,释义为"古称印度南部地区",其语义演变体现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时空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

“南天竺”一词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概念

指南部印度,古印度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相关文献如:


二、植物名称

即南天竹(学名:Nandina domestica),属小檗科常绿灌木,具体特征包括:


三、音乐曲名

唐代教坊乐曲之一,见于崔令钦所著《教坊记·曲名表》的记载。曲调内容已不可考,但能反映唐代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以上信息综合自古代文献和现代植物学资料,其中植物学释义为现代常用含义,地理和音乐释义则多见于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熬清守淡八风台班扇咇剥剥漕舫称重齿少慈亲打悲阿担任叨越大人家大业德厚雕损丁丁当当定立鼎折方丈洲抚节高耸管维絓眼鼓倡过景还脚黑旋风花魂荒乱胡豆讲理絜矩讥呵金言酒炉军车龙骏脉气麻子缅慕明侯齧臂之好锲雕儒牒濡口栅锁时交识时知务梳文栉字四食时随同彤幢頽垣败井万事亨通乌金搨綫头宵熠夏输斜敧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