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命祭的意思、命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命祭的解释

谓臣受君命而祭祀。《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一曰命祭。” 郑玄 注引《礼记·玉藻》:“君若赐之食而君客之,则命之祭,然后祭是也。” 孙诒让 正义:“虽得祭,又先须君命之祭后乃敢祭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命祭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特殊祭祀形式,其核心含义为“依君王诏命举行的祭祀”。《周礼·春官》记载,命祭需严格遵循天子颁布的仪轨,与常规宗庙祭祀形成制度性区隔。

从制度构成角度分析,命祭包含三个层级:

  1. 祭祀主体:仅限受封诸侯及高级贵族,《礼记·王制》明确规定“诸侯非天子命不得祭”
  2. 祭祀对象:特指对社稷、山川等国家象征的祭祀,《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载卫成公“命祀相土”
  3. 仪式特征:采用太牢规格,须配置玉帛、钟鼎等礼器,与《仪礼·特性馈食礼》记载的士庶祭祀形成鲜明对比

在文化功能层面,命祭制度体现了周代“祭权即政权”的统治逻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2023年公布的清华简《祭公之顾命》新释文显示,西周中期已形成完整的命祭等级体系。这种通过祭祀权分配强化中央集权的制度设计,成为后世王朝礼制建设的重要范本。

网络扩展解释

“命祭”是一个古代礼仪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臣子接受君主的命令后进行的祭祀活动。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等级制度中“君命至上”的礼仪规范,强调祭祀需经君主授权方可执行。

  2. 古典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祝》,其中提到“辨九祭,一曰命祭”。郑玄在注释中引《礼记·玉藻》进一步说明:若君主赐宴并待臣以客礼,臣需等君主下令后方可开始祭祀。孙诒让的《正义》补充道,即使臣子本有祭祀权,也需先获君命。

  3. 具体场景与规范
    在礼仪场景中,“命祭”多用于君臣共食的场合。例如君主赐宴时,臣子需等待君主明确发出祭祀指令,才能进行祭食仪式,以此表达对君主权威的尊重。

  4. 现代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命祭”扩展为“为某人或重大事件举行的隆重祭奠仪式”,但此用法缺乏古典文献支持,可能是词义的泛化延伸。

从古典语境看,“命祭”特指受君命而行的祭祀,是周代礼制的具体体现;现代解释则可能结合字面意义衍生出更广泛的纪念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靉靉阿阇绷扒吊拷摒弃草檄吃局虫王抽换道统吊场附敌宫紫怪憾瑰绝含冻含垢藏瑕鸿延后靠槐馆呼称昏弃建辰月骄狞鹡鸰原鸡蹠居易款啓雷闪邻比凌趠璘珣丽缛沦湑罗羉鲁禽面尽泯泯旁激迁逃旗牓起程清明起任却还入赍入去腮帮讪谤思覃松竹潭隩通简通笼顽很卫生间乌枣象阵仙圣县耜邂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