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冠狗的意思、冠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冠狗的解释

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贺 为王时,又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此服妖,亦犬旤也。 贺 以问郎中令 龚遂 , 遂 曰:‘此天戒,言在仄者尽冠狗也。’” 颜师古 注:“言王左右侍侧之人不识礼义,若狗而著冠者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冠狗”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和文化寓意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多个角度综合解释:

一、基本词义

“冠狗”字面意为“戴着帽子的狗”,通常用来比喻不知礼义或行为荒唐的人。该词带有贬义,多用于讽刺表面装模作样却本质低劣的对象。


二、历史典故与出处

典故源自《汉书·五行志》记载的西汉事件:
昌邑哀王刘贺(汉武帝之孙)在封地时,曾目睹一只白狗头戴方山冠(汉代官员礼帽)却没有尾巴。郎中令龚遂解读此为“天戒”,暗示刘贺身边尽是“冠狗之徒”,即谄媚奉承、不守礼法的小人。
这一事件被视为刘贺后来荒淫失德、被废帝位的预兆,因此“冠狗”也被引申为政治腐败或统治者昏庸的象征。


三、词义的演变

  1. 原始比喻:直接指代“戴帽的狗”,强调表里不一的虚伪形象(《汉书》原意)。
  2. 引申含义:
    • 指趋炎附势、败坏纲常的臣子;
    • 现代语境中可泛指自命不凡却德不配位之人。

四、例句与用法


五、补充说明

需注意,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冠狗”列为成语,定义为“自封狗王/狗皇帝”,此解释可能为现代衍生义,与历史典故存在差异。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若有兴趣了解完整典故细节,可查看《汉书·五行志》或相关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冠狗

冠狗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冠”和“狗”。它指的是给狗穿戴帽子或装饰品的行为。其中,“冠”的部首是“冖”,总笔画数为4;“狗”的部首是“犭”,总笔画数为4。

来源

冠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中国,人们常常给狗戴上帽子或饰品,以示对狗的疼爱和保护。这个习俗还体现了人们对狗的吉祥和幸福的期望。

繁体写法

“冠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的《康熙字典》的记录,冠狗的古代写法为“冠犬”。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写法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写法。

例句

1. 他喜欢给自家的狗冠狗,总是给它戴上别致的帽子。

2. 这家宠物店有各种各样的饰品,可以供主人们为宠物冠狗。

组词

1. 反冠狗:指不给狗穿戴帽子或装饰品的行为。

2. 插狗冠:指给狗穿戴特殊的帽子或装饰品。

近义词

1. 点缀:指为某物增添装饰或美化。

2. 装饰:指为物体增添美观或独特的元素。

反义词

1. 素狗:指没有任何装饰的狗。

2. 赤狗:指没有穿戴衣物或装饰品的狗。

别人正在浏览...

百粤班丝贝办置豹囊宝瑟不伦不类叱奴赤铁窗槅春花作物殚穷大智断嶂二王庙附审干岗鼓膜河龟夹疑集体所有制救过不暇急转直下居彝睽迸梁甫吟炼金客瞭望凌块溜光隆眇路家鸣箫木红毬忸恨疋练皮廌前卫敲打悄无声息穷棒子诠识屈处认作宂龊桑榆暖杉槽漆斛山沓稍人沈垫垫沈卢枢衡死期思治坦步傥朗铁齿杷偷安旦夕无旧宪衔懈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