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囊箧的意思、囊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囊箧的解释

(1).犹囊笥。古代读书人多用以装书籍文稿,故亦借指书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篋,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 宋 苏轼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书一绝句因和其韵作两首送之且归其书唐氏》之一:“清诗不敢私囊篋,人道黄门有父风。”

(2).袋子与箱子。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媳妇,你衣衫尽解典,囊篋已罄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官检所遗囊篋,得松脂戏衣之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囊箧”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书籍或装书籍的容器,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义
    “囊”指袋子,“箧”指小箱子,合起来泛指古代读书人存放书籍、文稿的容器。例如《新唐书》提到“书成不可露齎,必贮以囊笥”(此处“囊笥”与“囊箧”同义)。

  2. 借代义
    因古代书籍常存放于囊箧中,故也借指书籍或文献。如唐代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中“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即指通过阅读典籍与古人精神交流。


二、用法与例句

  1. 古籍用例

    • 唐代柳宗元在《与友人论为文书》中写道:“退发囊笥,编其芜秽”,描述整理书籍的行为。
    • 清代文献《囊箧造句》中提及“囊箧全空”,形容财物或书籍散尽的状态。
  2. 结构特点
    作为并列式复合词,“囊”与“箧”均属容器类,组合后强化了“收纳”功能,多用于文雅语境,常见于史书、文论中。


三、相关辨析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史通》《新唐书》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囊箧的意思

《囊箧》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词性质,意思是“口袋中盛物品的袋子”。它通常指的是旅行、野外探险等情况下携带行李物品的包袱。

拆分部首和笔画

《囊箧》是由“囗”和“⺮”两个部首组成的。它的总笔画数为18画,其中“囗”部首为3画,“⺮”部首为15画。

来源和繁体

《囊箧》是一个古代汉字,最早出现在《尔雅·释名》一书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依然是「囊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囊箧》的写法稍有不同。其古时写法为「囊篋」。在篆书中,「篋」是指一种口袋,「囊箧」又可用来修饰篋袋的携带物品。

例句

1. 他背着一个沉重的囊箧,步履艰难地前进。

2. 这个勇敢的冒险家总是带着一个饱满的囊箧,准备应付各种情况。

3. 拥有一颗囊箧般的心,我们可以装下更多的宽容和善意。

组词

囊中羞涩、满囊祸福、囊括、囊肿、箧中之物

近义词

行囊、行李、包袱

反义词

轻便、无包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