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形容法令或纪律严明。《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旧唐书·阚稜传》:“有相侵夺者, 稜 必杀之,虽亲故无所捨,令行禁止,路不拾遗。”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七章:“他的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上下齐一。”
“令行禁止”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来源信息归纳如下:
指有命令立即执行,有禁令立即停止,形容法令、纪律严明,执行迅速且彻底。强调对规章制度的绝对服从,如《逸周书·文传》所述“令行禁止,王始也”。
以上内容综合了《管子》《逸周书》等典籍及权威词典释义,完整出处标注来源。
令行禁止是一个成语,表示命令马上执行,不容违背。
令行禁止的拆分部首是人、言、止,总计10个笔画。
《令行》:命令立即实施。
《禁止》:不允许,禁止。
合在一起就表示命令马上执行,不容违背。
《令行禁止》的繁体写法是「令行禁止」。
在古代,「令行禁止」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1. 为了保持秩序,对违反规定者必须实行令行禁止。
2. 这个国家的法律是令行禁止的,任何人都不能违反。
执行令、令牌、禁止令、行政禁令。
严厉禁止、绝对执行。
放任、放宽。
版画拔赏鹁鸽长书长忧陈设窗屉贩酤发权丰石分暌肤敏夫粟轨操裹糇何所不至华盖黄彝豁喇火上弄冰凌家馆鬋鬓捡括鲛户嘉仰惊视金钥匙骏波虎浪口泽坤道帘政理七鹿布米南宫闹漕内证欧共体普宴跄跄起落情非得已器什人间地狱戎行三点会生男育女生往申列十魔石沈大海殊邻顺占素养痛疾推处跎蹉万安侠奴闲作协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