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革的意思、南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革的解释

指 清 末活动于南方的革命党。《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南革之乱,起於戊戌,成於甲辰,至庚戌、辰戌一冲而爆发,然其兴也渐进,其灭也潜消,南方之强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南革”是清末时期对南方革命党人的简称,主要指活跃于中国南方的反清革命力量。该词在历史文献及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以下是具体解析:

  1. 基本定义
    “南革”特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南方地区活动的革命团体,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该词常与“北拳”(义和团)对应,形成“南革北拳”的说法,两者均被视为清末动荡的重要力量。

  2. 历史背景与出处

    • 据《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记载:“南革之乱,起於戊戌(1898年),成於甲辰(1904年),至庚戌(1910年)爆发……”,说明其活动时间线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相关。
    • 近现代诗人聂绀弩在咏史诗句中提及“南革北拳皆祸水”,反映当时部分社会阶层对其的复杂评价。
  3. 社会评价与争议
    部分文献将“南革”描述为“祸水”,可能源于其激进的革命手段与传统社会秩序的冲突。但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这一称呼多出自保守派视角,实际南方的革命活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作为特定历史词汇,“南革”既指代清末南方革命党人,也承载着对当时社会变革的争议性评价。欲深入了解,可参考《老残游记》及清末革命史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南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南革》一词是指对南方传统文化的改革或革新。南方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所以南革也可以理解为对这一传统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南革》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革”,总体笔画数为11(南:3画,革:8画)。

来源

《南革》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改革运动——南渡(公元420年-589年)。南渡时期,北方政权先后被北魏、东魏和北周占据,使得南方成为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地区。为了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南方学者发起了一系列对传统文化的改革,这就是所谓的南革。

繁体

《南革》的繁体字为「南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南革可以写作「南革」或「婻革」。

例句

1. 南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变革。

2. 南革运动为南方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组词

1. 南风革命

2. 南音革命

3. 南派革新

近义词

南改

反义词

北化

别人正在浏览...

半径瘢夷保不严抱关击柝草露词苑惮烦丁玲定配服享概复高挥公羊子憨戆黑头诃咥赫羲贺燕怀真抱素皇陵回报祸从口生疆圉郊祀歌郊畤戛玉鸣金阶程急脚信镜疤旌蒲静渊窥导哭踊癞汉指头癞须老亚公敛榇留颜律度秘丘魔行南皮琦巧妻室任放日毂商榷韶晖圣意失席私债俗冗同符合契椀珠威猛微纤文榭五采闲盘儿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