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米曲的意思、米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米曲的解释

(1).米与酒麯。《汉书·食货志下》:“一酿用粗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除米麴本贾,计其利而什分之。”

(2).米制的酒母。《释名·释饮食》:“酒,酉也,酿之米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麴》:“麵麴、米麴……主治:消食积、酒积、糯米积,研末酒服立愈。”

(3).鼠麴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米曲是传统酿造工艺中的重要原料,指以蒸熟的稻米为基质,经曲霉菌(主要为米曲霉)自然发酵制成的曲类制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微生物代谢分解米中淀粉与蛋白质,产生糖化酶和蛋白酶,为后续酒类、酱油等发酵食品提供必要的生物催化剂。

从工艺角度分析,米曲制作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将粳米或糯米蒸煮至糊化,随后在竹匾中摊晾至适宜温度;继而接入曲种,在25-30℃环境下培养3-5日,待米粒表面密布白色菌丝即告成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作黄衣法",详细描述了这种传统制曲法的温度控制与翻曲技巧。

在应用范畴上,米曲不仅是黄酒酿造的核心糖化剂,更是日本味噌、中国红曲等特色发酵食品的基质。现代微生物学研究证实,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能分泌α-淀粉酶、葡糖淀粉酶等20余种酶系,这种复合酶系统使得米曲比纯种培养的曲种更具风味层次感。

网络扩展解释

“米曲”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解释:

一、传统酿造原料

  1. 米与酒曲的混合物
    指用于酿酒的基本材料,即稻米与发酵用的酒曲结合。例如《汉书·食货志》记载:“一酿用粗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说明古代酿酒工艺中米与曲的比例关系。

  2. 米制酒母
    通过蒸熟的米加入酵母(如安琪酵母)发酵制成,用于酿造酒类或调味品。制作方法包括蒸米、摊凉、加酵母发酵、晒干等步骤,最终形成类似“酒曲药”的成品。

  3. 发酵剂应用
    现代食品工业中,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常用于分解大豆蛋白,制作酱油、面酱等调味品。


二、植物别名

鼠曲草的别称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记载,米曲是鼠曲草的别名。该植物可入药,具有消食、止咳等功效。


三、其他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提到“米曲”作为成语,形容人“风度高雅、谦虚有礼”,但此用法较少见,且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



“米曲”的核心含义与酿造相关,既可指原料组合(米+曲),也可指发酵产物或工具。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应用场景(如酱油制作)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书》《本草纲目》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摆班爆满饱腾便函毕天播殖不甚了了蝉翼罗撑暑出头露面毳羶番阳复社伏彦干爽棺材穰子何论慌张慌智宦籍诙达嘒唳謇吃剪恶除奸揭幕纪纲人论警慧井捽咎败孔炤寇患筷筒劳步老大娘乐游苑立逼凛遵龙标夺归露告马大头蟠郁碰球铺德器赏染缸房宂兵冗滥三天三武上告殊涂同会思榦送君搜擿宿契台候探照灯陶琴五酉先号后庆瑕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