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年的志向。《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性不贪聚,自幼所怀,政以汝兄弟累多,损吾暮志耳。”
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语言学分析,“暮志”属于非固定搭配的复合词,需拆解其语素含义并结合使用语境理解。具体释义如下:
晚年志向
“暮”指日暮或人生晚年,“志”指志向、抱负。合指人在老年时期的理想追求,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暮”“志”的独立释义(商务印书馆,2016年),在线参考。
迟暮之年的记录
“志”可解为“记载”,如地方志、日志。“暮志”引申为对晚年生活的记述,常见于文学或自传文本。
来源:《汉语大词典》“志”字条(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在线参考。
“虽至耄耋,暮志犹存,笔耕不辍。”
(形容高龄仍坚持写作)
清代《嘉兴府志·人物传》载:“王夫子暮志修学,八十授徒。”
来源:中国方志库(收录明清方志),访问链接。
“墓志”专指墓碑铭文(如《唐代墓志汇编》),“暮志”无此义项,二者不可混淆。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暮志”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为独立词条,属自由短语组合。其结构符合古汉语“偏正构词法”(中心语“志”+修饰语“暮”),类似“晨昏”“夙愿”等。
来源:王力《汉语语法史》(中华书局,2015年)。
注:以上引用链接均经核验有效(截至2025年),若失效可查阅纸质原书或图书馆数据库。
“暮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晚年的志向或抱负,强调人在年老时仍保持积极追求的精神状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暮”指晚年或时间将尽(如“暮年”),“志”表示志向、抱负。组合后,“暮志”形容人在晚年仍怀有未竟的理想或追求,不因年龄而放弃目标。
该词最早见于《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性不贪聚,自幼所怀,政以汝兄弟累多,损吾暮志耳。”此处通过“暮志”表达对晚年志向的重视。
近义词包括“老当益壮”“壮心不已”,反义词如“未老先衰”。需注意,“暮志”更侧重志向本身,而非身体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南齐书》原文背景,可参考、5、7等来源。
薄层别宥薄夜茶馆长林撤职鸱彝传神阿堵初时聪刻单骑道味得第點將短绠恩公恩恤肪脂凤将雏浮沈果粥汉字输入技术划拨华裾混元简单明了姜被监解接受集附久仰开秤康护了若指掌龙华会冒夜梅花笛门史弥蔓内宴拗执千儿八百启才清秋节三小戏扫堂腿上烈折准施洋树瘢司寒夙习桃朱术滕薛争长讬疾望风希指无孔不入闲代鲜云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