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墓亭的意思、墓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墓亭的解释

墓地上的碑亭。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我因为在天幕里感觉气闷,便留在墓亭上弹琴,也唱出了一两拍《胡笳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墓亭是传统丧葬建筑中一种小型纪念性构筑物,特指建于坟墓旁供祭祀时遮阳避雨或象征性守护墓地的亭式建筑。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与结构

二、建筑特征与文化功能

  1. 形制

    多为四柱或六柱支撑的攒尖顶结构,体量小巧,常见于明清贵族墓地。材质以石制为主,象征永恒(《中国建筑史》第五卷。

  2. 祭祀用途

    提供临时休憩及摆放祭品的空间,如清代江南地区墓亭内常设石供桌(《丧葬与中国文化》)。

  3. 精神象征

    部分墓亭刻有碑文或家族铭训,兼具纪念与教化功能,体现“慎终追远”的儒家伦理(《礼制与建筑:明清陵墓研究》。

三、历史演变

四、与相关概念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七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刘毅《礼制与建筑:明清陵墓空间研究》,中华书局,2018.
  3. 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编号7-1103-2-396)
  4. 齐东方《汉唐墓葬制度与丧葬文化》,三联书店,2020.

网络扩展解释

墓亭是墓地中的碑亭类建筑,主要用于纪念或标识墓主身份。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指建在墓地上的碑亭,兼具祭祀与标识功能。常见于古代陵墓或名人墓葬中,如河北安国药王庙的墓亭,建于明永乐年间,高6.3米,采用琉璃歇山顶和飞檐斗拱结构,亭内立有刻字枣木碑。

二、结构特点

  1. 建筑形制:多为亭式构造,典型例子如药王墓亭的琉璃顶和雕花装饰。
  2. 碑刻内容:通常刻有墓主封号或生平,如“敕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墓”的枣木碑。

三、文化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墓亭常作为场景意象,例如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描写角色在墓亭弹琴的情节。

四、相关词汇

近义词:碑亭、墓阙;反义词:无明确对应词汇(参考词典类网页)。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墓亭案例,可参考药王庙建筑研究或郭沫若戏剧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白日绣衣白猿翁抱布八音领袖参择测罚迟夯抽水马桶当政傎到动力学饵兵凤縠负电荷頫盼腐气拊育官偪民反关与孤儿龟肠海轮豪末不掇,将成斧柯河伯阛閈隳頽火苗江苏衿绅拘瘿兰梦楞角临车笼鞋妙不可言母亲妞妞掿战潜壤青橐请降骑邑权近襦褏生闲升坐瘦劲双铧犁宿习舔舕托公行私外象望风文布吴大伯诬善无相无作香火地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