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意思、曹植的详细解释
曹植的解释
曹植(192-232) : 三国魏诗人。字子建,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早年因富于才学,曾被曹操宠爱,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fe22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所作五言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词采华美,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亦善辞赋、散文。
词语分解
- 曹的解释 曹 á 等,辈:尔曹(你们)。吾曹。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曹(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姓。 笔画数:; 部首:曰; 笔顺编
- 植的解释 植 í 栽种:种植。培植。栽植。植树。 树立:植立。植志(立志)。 戮住,竖起:植耳。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植物。植被。植保。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植,巡功。” 笔画
网络扩展解释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以下是对其生平和成就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生卒年:192年-232年,享年41岁。
- 身份:曹操与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
- 称号:与曹操、曹丕并称“三曹”,南朝谢灵运赞其“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
二、文学地位与成就
-
建安文学集大成者
曹植被《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余首,辞赋、散文40余篇,是建安时期作品最多的作家。其诗歌风格“骨气奇高,词彩华茂”(钟嵘评),确立了五言诗的抒情传统。
-
代表作品
- 赋:《洛神赋》以浪漫笔法描绘人神之恋,辞藻华美。
- 诗:《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等,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抱负。
- 典故:“七步成诗”传说展现其急智与兄弟矛盾。
三、生平经历
- 早年受宠:十岁能文,才华横溢,深受曹操器重,几乎被立为太子。
- 失势与压抑:曹丕继位后,屡遭猜忌打压,多次迁封,生活困顿。
- 晚年境遇:虽多次上书求用,终未得志,232年郁郁而终。
四、历史影响
曹植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为“文章典范”,其创作融合雅怨情感与华丽文风,对李白、苏轼等后世文人影响深远,王士祯更将其列为“仙才”之一。
如需了解具体作品内容或文学评价,中的详细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曹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曹植(Cáo Zhí)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臣,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因其才华出众,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一个词汇,用来形容文采飞扬、才情出众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曹植》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木(mù)和曰(yuē)。其中,木部表示和树木有关,曰部表示语言、说话。总共有12画。
来源:
《曹植》这个词源于曹操之子曹植的名字。曹植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才华,所以他的名字也逐渐成为一个词汇,用来形容具有文学才华的人。
繁体:
《曹植》在繁体字中的书写和简体字相同,没有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对于《曹植》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较大的差异。
例句:
他的文笔出众,可以被称为一位曹植。
组词:
曹植作为一个人名,一般不会与其他词语组合。
近义词:
文采飞扬、才情出众
反义词:
平庸无奇、才华平平
别人正在浏览...
安份守己半失业班霞抱儿当户兵戟捕拿不忍不是话头不正当竞争参贺偿耗赤乌踧口定心骨,定心骨儿独步当时非笑飞鹰走犬风幔抚事公沙广谋从众观觑奤子画符念咒皇情袷衣疾夫阱兽机桥九二骏誉扛半拉子活空堂逵路陵门龙旗模铸曩载陪决普照侵残尚章社威擅势双飞述撰粟裕檀脸他乡故知腾簇田家妇听凭同尘合污童科问结文王操握灵蛇之珠五原小竢小有洞锡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