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栰的意思、火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栰的解释

古代水战中用以驰近并能焚毁对方战船的着火的木筏。《魏书·李崇传》:“又於楼船之北,连覆大船,东西竟水,防贼火栰。”《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帝遣骑将 李绍荣 ,直抵 梁 营,擒其斥候, 梁 人益恐,又以火栰焚其连舰。”《元史·顺帝纪七》:“ 徐寿辉 伪将 倪文俊 復陷 沔阳府 。 威顺王 宽彻普化 令王子 报恩奴 等同 湖南 元帅 阿思蓝 水陆并进讨之。至 汉川 ,水浅, 文俊 用火栰烧船, 报恩奴 遇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火栰”的词义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火栰(huǒ fá)是古代水战中使用的火攻武器,指在木筏上装载可燃物并点燃,用于冲撞并焚烧敌方战船的装置。这种战术武器常见于宋元之前的冷兵器时代,属于水上火攻战术的典型装备。

二、构造与战术运用

三、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魏书·李崇传》,后《资治通鉴》等史书均有记载。如后唐庄宗时期,李绍荣曾用火栰焚毁梁军连舰,这类战例多出现在五代至宋元时期的水战中。

注:需注意与“火铳”(金属火器)、“火熜”(取暖竹炉)等形近词区分,这三个词分别对应不同的古代器物。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火栰》的意思

《火栰》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火炬或火把。

《火栰》的部首和笔画

《火栰》的部首是火,并且它共包含了8个笔画。

《火栰》的来源

《火栰》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形声字类别。它的发音是huǒ zhú(注音符号)。火栰作为火焰的一种形态,用于照明或信号传递。

《火栰》的繁体字

《火栰》的繁体字为「火栰」。

《火栰》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火栰」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它的基本形态和意义保持一致。古代汉字中,火的形状和现代有些差异,栰的形状也可能有所变化。

《火栰》的例句

1. 他拿着火栰在黑暗中前进。

2. 在庆典上,每个人手持火栰。

《火栰》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火栰灯、火栰笼。

近义词:火炬、火把、火光。

反义词:水灭。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京保介酬恩出头打供打哈哈倒篷底根儿斗米尺布顿瞌睡防墓棐忱風擁奋蹄鵩鸟高粱蚜贯洞犷狉诡令估衒骇异和表鹤鸾毁撤悔沮景向计穷智短九旋棘下生居职看座拉枯折朽理乱灭火机瞑截明水幕吏内含念心儿鸟竈齵差泡子河巧计曲允容膝之地弱岁慎言世业霜蹄水虺索引所在多有恬泰团聚颓俗五佐销患下子邪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