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渎的意思、木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渎的解释

镇名。在今 江苏 吴县 西南。地近 太湖 口,渡 太湖 者皆取道于此。 明 嘉靖 三十四年 明 军民追击 倭 寇,歼于此处。旧设 木渎 司,管 木渎 、 横塘 、 新郭 三镇。 清 设县丞驻此。 明 冯梦龙 《山歌·烧香娘娘》:“船一摇摇到 木瀆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木渎”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木渎”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一个古镇名称,现为苏州市辖区的一部分。其名称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


二、历史由来

据记载,木渎古镇与苏州城同龄,已有2500多年历史。典故源于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西施修建馆娃宫和姑苏台。因工程浩大,大量木材堵塞山下河道,形成“积木塞渎”的景象,故得名“木渎”。


三、地理位置与历史地位

  1. 地理位置: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被天平山、灵岩山等吴中名山环绕,素有“聚宝盆”之称。
  2. 交通要道:古代为太湖渡口必经之路,明代曾是抗击倭寇的重要战场。
  3. 行政沿革:明清时期设木渎司、县丞等管理机构,管辖周边多个镇。

四、文化意义

  1. 文学意象:宋代诗人白玉蟾、清代郑孝胥等曾以木渎入诗,如“太湖远水如奁镜,木渎平田似局棋”。
  2. 古镇特色:保留江南水乡风貌,有古巷、石桥、亭榭等景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园林古镇”。
  3. 名称演变:据考,木渎在得名前曾称“鹿陂”“耦渎”,后因典故定名。

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苏州市地方志或《江南古镇志》等权威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木渎

木渎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古镇,又称“木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该词可以拆分为木和渎两个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渎的“木”部属于木字旁,含义为与木有关的事物;“渎”的部首是水,表示与水有关,在这里指的是水渠。根据《康熙字典》,木渎的总笔画数为12。

来源

木渎的名字来源于古代地理描述,是因为古时苏州木渎一带水系纵横交错,水渠密布,形成了类似于网渎的地势,因此得名木渎。

繁体

在繁体中,木渎的书写形式为「木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木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将“木”字中间的横画分出两段写,分别写成两个“ㄨ”字,上面带一个小竖弯,下面带一个小斜点,形如:「⺁」。渎字在古代写法中与现代相同。

例句

1. 木渎古镇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2. 我们在木渎的水渠旁边散步,感受到了它独特的古镇风情。

组词

1. 木渎古镇

2. 木渎水渠

3. 木渎风情

4. 木渎旅游

近义词

1. 木府

2. 木渡

反义词

苏州其他地区

别人正在浏览...

白缚白绒绒猜惊蟾盘搀杂笞刑啐醴村校书澹注打衣粮跌倒妒口多忌独善肚束三条篾锋至富国裕民浮麦符识改稽广野官漏嘿嘿蚩蚩合耦闳杰晦芒溷然货流娇姝结绳经世致用即且连反乱松松南曲品竹乾颡趫趫怯怛七老八十情敬清水脸秦氏粉嶔岩穹帐琼枝求昏柔和软谈丽语散兵审乐实用手疏说诳胎胞铁钉头脑冷静伍浓小花样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