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结绳的意思、结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结绳的解释

[nettling;tie knot] 在文字产生以前古人用绳子结扣来记事,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现在某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还有用结绳来记事的

详细解释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繫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孔颖达 疏:“结绳者, 郑康成 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於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 晋 孙绰 《喻道论》:“夫时移世异,物有薄淳,结绳之前,陶然太和。”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三:“自结绳以后至三王五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结绳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一、字面本义

指用绳索打结的动作或状态。《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用线、绳等打结或编织”,强调其作为具体行为的物理属性,如“结绳为网”“结绳系物”。

二、引申义:原始记事方法

核心含义指人类文字诞生前通过绳结记录事件、传递信息的方法。《辞海》明确解释:“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即通过不同绳结的形态、数量或颜色记录事物(如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此用法承载重要文化意义,印证了《周易·系辞下》所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文明演进过程。

三、现代引申义

比喻事物间的关联或因果关系,如“结绳记事”衍生为“理清头绪”“建立联系”的抽象表达。《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其比喻用法,例“结绳之谊”喻指深厚且不可分割的关系。


权威引用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508-4)
  2.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七版)
  3. 《周易·系辞下》(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结绳”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

结绳是文字出现前的一种原始记事方法,通过在不同粗细、颜色的绳子上打结来记录事件或传递信息。例如,大事用大结、小事用小结,不同颜色的绳子可能代表不同类别的事物。

二、历史背景

  1. 文献记载
    《周易·繫辞下》提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结绳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后逐渐被文字取代。
  2. 功能分类
    据郑玄注解,结绳记事有明确规则:大事用大结,小事用小结,通过结的大小、数量区分事件性质。

三、实际应用案例

  1. 秘鲁印第安人
    他们用主绳和彩色辅绳组合记事,辅绳颜色代表不同事物,结的数量表示具体数值。
  2. 结绳技术
    包括单结、八字结、平结等类型,现代仍用于户外活动或应急场景。

四、现代意义

结绳不仅是历史符号,也演变为实用技能和文化象征。例如,童军教育中常教授结绳技巧,部分无文字民族至今保留此传统。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历史文献、民俗案例和现代应用,如需更完整内容可参考《周易》相关记载或人类学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奔退边馆槟椥层深从人鏦杀撮土焚香大雁洞出罚蔽粪棋耕发共勤瓜润过遇黄铁家事解愠经官动府金坠儿进酌酒酣耳热揪送缂丝困吝牢记老驴厉鬼廪帑露酎莽荡荡米罕眀德劘砺泥古拘方排斥偏盲辟盟披翫契苾羽弃之如敝屐驱掠扰嚷丧门神山霤山羊设若施呈孰谁添答投戈土强刓弊望礼违言温食兀良饷酬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