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牍。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狭长木片。《南史·齐纪上·高帝》:“井中得一木简,长一尺,广二分,上有隐起字。”《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徵天下兵” 唐 颜师古 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徵召也。”
“木简”是古代书写载体的一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
木简指古代用于书写文字的狭长木片,制作时将木头削薄后刻字,是纸张普及前的重要记录工具。其尺寸通常为长一尺(约23厘米)、宽约2分(约0.6厘米),如汉代征召文书所用木简即为此规格。
采用刀刻或墨书,材料以松木、杉木为主,需经削平、打磨等工序。部分木简编连成“策”(册),用于长篇文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考古案例或文献记载,可查阅《汉书》《南史》等古籍,或参考楼兰汉简研究资料。
《木简》指的是古代用木头刻写的简牍。它是一种古代文书形式,用于记录文字信息。
《木简》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木(mù)和简(jiǎn)。木的部首是木字旁,简的部首是简字头。
木的笔画数为4,简的笔画数为6。
《木简》一词最早出现在《两汉秘府指掌图》一书中。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古代用木头制作成的简牍。
《木简》的繁体写法为「木簡」。在繁体字中,簡的形状略微有些变化。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包括《木简》在内的许多字字形有所变化。然而,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在此详细列举古时《木简》的汉字写法。
1. 他从古代的木简上破译出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 这幅山水画上的题词是用木简刻写的。
木板、木质、简洁、简化、简体字
木牍、竹简、纸简
金石、碑文、纸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