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邦联的意思、德意志邦联的详细解释
德意志邦联的解释
1815年德意志各邦组成的联盟。设有邦联议会,以奥地利代表为主席。组织松散,各邦保持完全的主权。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经常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被普鲁士打败,邦联瓦解。
词语分解
- 德意的解释 布施恩德的心意。《周礼·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 宋 岳飞 《奏招曹成不服乞进兵札子》:“比年羣盗竞作,朝廷务广德意,多命招安。” 宋 陈亮 《义乌县减酒额记》:“是固所
- 邦联的解释 几个主权国家组成的一种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详细解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
网络扩展解释
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是19世纪欧洲重要的政治联盟,其形成与瓦解对德国统一进程具有关键影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成立背景
德意志邦联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由德意志各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取代了已解体的神圣罗马帝国。其成立背景包括:
- 拿破仑战争影响: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拿破仑建立的莱茵邦联(1806-1813)成为法国附庸。随着拿破仑战败,欧洲列强在维也纳会议上重组德意志地区。
- 维护安全与平衡:旨在通过联盟防止法国再次扩张,同时避免奥地利或普鲁士单独控制德意志地区。
二、组织结构与特点
- 政治架构:设邦联议会于法兰克福,由奥地利代表担任主席,普鲁士为副主席。议会仅有咨商功能,无实际行政权。
- 松散性:39个成员国(后减至35个)保留完全主权,邦联无法干涉内政,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 军事合作:组建邦联军用于共同防御,但实际执行依赖各邦自愿配合。
三、重要事件与瓦解
- 普奥争霸:奥地利与普鲁士长期争夺领导权,矛盾在关税同盟(1834年普鲁士主导)等问题上激化。
- 普奥战争(1866年):普鲁士击败奥地利,邦联随之解体。
- 后续发展:1867年北德意志邦联成立,1871年演变为德意志帝国,实现统一。
四、历史意义
- 过渡作用:虽未能实现统一,但通过经济一体化(如铁路和关税同盟)为后续统一奠定基础。
- 民族意识觉醒:激发了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推动统一运动发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成员国或战争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如、5、6)。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德意志邦联,是指19世纪中叶德国的一个政治实体,由各个德意志邦国组成的联邦国家。关于这个词,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拆分部首和笔画:德意志邦联的拆分部首是“彳”和“心”,总计有10个笔画。
来源:德意志邦联这个词源自德意志帝国,德语称为“Deutscher Bund”。
繁体字:德意志邦联的繁体字为「德意志邦聯」。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德意志邦联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德義思邦聯」。
例句:德意志邦联于1815年成立,旨在通过联邦制度巩固德国的统一和稳定。
组词:德意志邦联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比如德国、邦国、联邦等。
近义词:德意志邦联的近义词包括德意志帝国、德意志联邦等。
反义词:没有具体的反义词与德意志邦联对应。
以上是关于德意志邦联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