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望远行的意思、望远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望远行的解释

词牌名。原为 唐 教坊曲名。双调。令词始自 韦庄 ,慢词始自 柳永 ,字句迥异。令词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慢词一百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六仄韵。参阅《词谱》卷十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望远行”是古代文学中的词牌名,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 起源与演变
    该词牌源自唐代教坊曲,早期与汉乐府《望行人》相关,表达目送行人远去的意境。唐末五代时期,韦庄首次将其作为小令(短词)创作,收录于《花间集》;北宋柳永则将其发展为慢词(长调),形成双调结构,字数与格律更为复杂。

  2. 词体结构特点

    • 令词:共53字,分前后两段,前段4句4平韵,后段5句4平韵(韦庄为代表)。
    • 慢词:共107字,前段10句4仄韵,后段11句6仄韵(柳永为代表)。
      两者字句差异显著,需参考《词谱》卷十一的具体规范。
  3. 文学意境与代表作品
    调名本义与离别、远望相关,如柳永《望远行·绣帏睡起》通过“南陌春残悄归骑”描绘春日归人场景,李煜《望远行》则以“辽阳月,秣陵砧”传递征人思念之情。南唐孙惟信亦有同名词作,借“雪鬓霜髭”抒发时光流逝的感慨。

  4. “望”字解析
    单字“望”包含探望、盼望、声望等多重含义,在词牌中既指动作(远眺),也隐含情感(期盼归人)。

该词牌通过长短调形式,融合了送别、思念等传统主题,在唐宋词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若需完整格律或更多作品分析,可查阅《词谱》或相关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望远行的意思

望远行是一个成语,意指远离家乡或远离现居地定居在外地,也可以指出远行观光或远行进修。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望:部首木,笔画12
远:部首辶,笔画7
行:部首彳,笔画6

来源

望远行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描述了魏张良远行建功的故事。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指向远离现居地而定居在外地。

繁体

望遠行(繁體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作:朢遠行

例句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想要望远行。

2. 出关望远行,人生天地间。

组词

望苍茫(希望远大)、望文生义(根据字面的意思猜测)、远行、远方等。

近义词

离家出走、远离家乡。

反义词

回归家乡、归来。

别人正在浏览...

安如磐石奥处白鶂摈相笔踪财政惨亡常起居朝大夫储畜春菢醇朴此岸迭金黄否德更易攻错沟洫挂扯谷仓涵潢寒喧黑色幽默红烛嘉醴减却交侵焦崖阁基床祭公羁管径便究办絶统科适诳嘴枯澁栗温命棹那摩温内八府宰相鸟战女好砰宕皮婚契勘芹菜亲委齐玄绕搭热切使臂使指顺机树瘿霆威危冠文貍响动稀扁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