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博陆的意思、博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博陆的解释

(1).即双陆。古代博戏之采名。《说郛》卷十引 五代 马鉴 《续事始》:“《声谱》云:‘博陆,采名也。 魏 陈思王 曹子建 制双陆局,置骰子二。至 唐 末有叶子之戏,未知谁置,遂加骰子至於六。’按 乌曹 始置六博之戏,乃行十二棋者。”

(2).指 霍光 。《后汉书·李固传》:“自非 博陆 忠勇, 延年 奋发,大 汉 之祀,几将倾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才非 博陆 ,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 东牟 ,任惟 博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博陆是汉语词汇,包含以下两种核心释义:

一、古代地名 指汉代博陆县,位于今北京市密云区境内。《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封霍光为博陆侯,其封地位于渔阳郡,属幽州刺史部。该地名源自地理特征,"博"指地势宽广,"陆"指高平之地,合称形容开阔的平原地貌。

二、历史人物封号 特指汉代权臣霍光的爵位称号。《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因辅佐汉昭帝有功,受封"博陆侯",位列三公之首。后世文献如《资治通鉴》沿用此称谓代指霍光,例如:"博陆受遗,拥昭立宣"(《后汉书·皇后纪》),成为权臣代称。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列为双音节历史专名,属名词性复合词,构词法采用"专名+通名"形式,符合古代封邑命名规范。现代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与文学作品,如钱钟书《管锥编》曾引此例分析汉代爵位制度。

网络扩展解释

“博陆”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代博戏的采名(双陆)

指一种古代棋类游戏“双陆”中的术语,属于博戏的采名(即游戏中的得分或策略名称)。据记载,双陆由曹植改良,最初使用两枚骰子,后增至六枚。该游戏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六博”,后演变为唐代的叶子戏。


二、历史人物代称(霍光)

特指西汉权臣霍光。汉武帝封其为“博陆侯”,因其忠诚谨慎、长期辅政,后世常以“博陆”代指他。例如《后汉书》评价:“若非霍光(博陆)忠勇,汉朝几乎倾覆”。


其他延伸解释(需谨慎参考)

部分资料提到“博陆”作为成语,形容学识渊博、博采众长,可能与齐国学者“博陆菀”相关。但此说法未见于高权威性文献,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考证。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汉书·霍光传》或古代博戏相关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酋暴言禀仰不贰逋逃搀错禅河承泣愁云惨雾穿堂导仗雕章琢句蝶使蜂媒堕民惰偷封镜敷说盖帘槀粟更兴合任腄腄画史蛔厥将器监总景胜计庭锯牙钩爪老羊皮累害连袵练悉流蔡龙袱论定昧陋煤窰麋芜拟待堑垒球璜起衅旗主人上伤创圣经世民实秀酸泪诉语桃奴啼唱廷争图理忘归草王术韦带献尸媟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