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拟待的意思、拟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拟待的解释

犹打算。 宋 黄庭坚 《好女儿》词:“拟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 宋 向子諲 《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拟待”是一个文言色彩较重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是“打算等待”或“准备等待”。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1. 拟(擬):
    • 本义:揣度,思量。《说文解字》:“擬,度也。”段玉裁注:“今所谓思量、揣度也。”
    • 引申义:打算,计划,准备做某事。这是“拟待”中“拟”所取的含义。例如:“拟于下月动身”(打算在下个月动身)。
    • 其他常见义:模仿(拟古)、起草(拟稿)、相比(比拟)。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86).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卷6, 第555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第948页)。
  2. 待:
    • 本义:等候,等待。《说文解字》:“待,竢也。”段玉裁注:“今人易其语曰等。”
    • 引申义:对待、招待、需要(待说不说)、将要(待要)。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86).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卷3, 第1040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第256页)。
  3. 拟待:
    • 组合义: 将“拟”(打算)和“待”(等待)结合,表示“心中计划着、准备着要等待(某人、某事或某个时机)”。它强调的是一种有意图的、主动计划的等待状态。
    • 语法功能: 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动词,后面常接等待的对象(人或事)或目的。
    • 来源参考: 该词虽未作为独立词条广泛收录于现代常用词典,但其构成符合古汉语及近代汉语的构词法,其含义可由两个语素义直接推导,并在古代文献中有实际用例。其用法分析参考古代汉语及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二、 典型用法与例句 “拟待”常用于古代白话小说、戏曲或较正式的文言叙述中,表示人物对未来行动的打算和等待。

三、 使用场景与注意

四、 总结 “拟待”是一个由“拟”(打算)和“待”(等待)组合而成的文言词语,其确切含义为“打算等待”或“准备等待”。它强调等待行为是基于事先的计划和意图,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描述人物对未来行动的安排。在现代汉语中,其功能已被更常用的短语替代。

(注:由于“拟待”在现代汉语中非常用词,且主要见于古籍,暂未在权威在线词典中找到其作为独立词条收录的可靠链接。以上解释基于权威纸质辞书对“拟”、“待”的释义、古汉语构词法分析及古代文献中的实际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拟待”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使用场景

多见于宋词中,常与情感表达结合。例如:

  1. 黄庭坚《好女儿》词:“拟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表达试图放下却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
  2. 向子諲《梅花引》中“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暗含多次尝试而未果的遗憾。

现代延伸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拆解为“模仿并等待”,但此解释与古籍用例关联较弱,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分析诗词用例,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拔贡白壤邦国避光並驅鄙士不敢旁骛补削陈雷斥讳初地蠢躁弹墨绫都阃锻砺冯襄刮鱼黑室黄芽菜回佣江渡胶轕节构静悄精神焕发静因之道九牛一毛鸡瘟侉子浪駡老复丁櫑具剑连矢寥漠李代桃殭陵铄领有率法马关条约面面陪笔平调迁补迁塟轻嫷轻狐奇涩曲队三公山碑视丹如緑实用性悚怍所说听行突出帷幔微微乌阳闲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