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磨砖成镜的意思、磨砖成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磨砖成镜的解释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开元 中,有沙门 道一 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么?’ 一 曰:‘图作佛。’师乃取一塼於彼庵前石上磨。 一 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一 曰:‘磨塼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禪岂得作佛邪?’”后用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的典实。亦作“ 磨砖作镜 ”、“ 磨甎作镜 ”。 宋 陆游 《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而此三者,在今日之 中国 能有之乎?吾有以知其必不能也。不能而犹云欲以新道德易国民,是所谓磨甎作镜、炊沙求饭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磨砖成镜”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一定差异,但核心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和典故背景。以下是综合多个搜索结果后的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与典故

  1. 字面解释
    字面意为“将砖块磨成镜子”,但砖的材质粗糙,无法制成镜子,因此比喻方法错误或条件不足,导致事情无法成功。

  2. 出处与故事
    源自宋代《景德传灯录》中的禅宗公案:唐代高僧怀让禅师见弟子道一每日坐禅求佛,便取砖在石上磨。道一不解,禅师反问:“磨砖岂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通过此喻,说明修行若不得法,再努力也难达目标。


用法与引申义


成语结构


权威性总结

根据高权威来源(如《景德传灯录》、汉典、搜狗百科),成语本义为否定性比喻,强调方法错误导致失败。若需引用积极含义,需明确标注为现代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或不同词典的解释差异,可参考《景德传灯录》原文或权威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磨砖成镜

磨砖成镜是指从普通的砖石中磨成了一块光亮如镜的砖。在引申义上,磨砖成镜意味着经过不断努力和锤炼,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奋斗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出类拔萃的成就。

磨砖成镜的词义可以拆分成“磨”、“砖”和“镜”。其中,“磨”是指用磨刀石或其他磨具将物品磨光;“砖”是一种建筑材料,一般是方形或长方形;“镜”则指透明平面具有可反射光线的物体。

磨砖成镜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品藻》中。在该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梁国太子萧纲曾经把砖磨成了一面镜子,用以审视自己的容貌。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磨砖成镜这个成语的来源。

磨砖成镜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磨磚成鏡」。

根据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磨砖成镜的“磨”字的古时写法是“艨”,而“砖”的古时写法是“磌”。这两个字的古代写法虽然有所变化,但其基本意义仍然与现代的写法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磨砖成镜这个成语的例句:
1. 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埋头苦干,终于磨砖成镜,成为了业界的专家。
2. 尽管起初他的表演技巧很差,但他通过刻苦训练磨砖成镜,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演员。

与磨砖成镜相关的组词有:“磨难成祥”、“练达成就”等。

与磨砖成镜意思相近的词有:“磨杵成针”、“练剑成佛”等。这些成语同样描述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训练,一个人能够将普通的事物转化为珍贵而有价值的事物。

与磨砖成镜意思相反的词没找到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因为它的意思强调了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变当前状态的能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