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核反应堆的意思、核反应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核反应堆的解释

[nuclear reactor] 在其中引发并控制裂变材料的链式反应的装置(如为了产生动力用热或从铀生产钚)

详细解释

即原子反应堆。使铀、钚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裂变以取得原子能的装置。原理是用中子击破铀、钚等元素的原子核,发生链式反应而释放出大量的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核反应堆(hé fǎnyìng duī)指通过可控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持续释放核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该术语由“核”“反应”“堆”三部分构成:

核心组成与原理

  1. 燃料组件

    含易裂变物质(如铀-235、钚-239),以棒状、球状或液态形式封装,实现中子轰击下的持续链式反应。

  2. 慢化剂

    水、重水或石墨等材料,用于减缓中子速度,提高裂变概率。

  3. 控制棒

    镉、硼等强中子吸收材料制成,通过升降调节反应速率,确保安全可控。

  4. 冷却剂

    水、液态金属或气体,带走反应热量并输送至热交换系统。

  5. 防护层

    混凝土屏蔽体与钢制压力容器,阻隔辐射泄漏。

功能与应用

权威参考

定义综合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核反应”与“反应堆”的释义,以及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术语库。

参见:

网络扩展解释

核反应堆,又称原子能反应堆,是一种通过可控链式核裂变反应实现核能利用的装置。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定义与原理

核反应堆的核心功能是维持并控制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其原理是通过中子轰击铀-235等易裂变材料的原子核,触发裂变并释放能量,同时产生新的中子继续引发后续反应。这一过程需通过控制棒等装置调节反应速率,确保安全可控。

二、主要结构组成

  1. 堆芯:核心区域,包含核燃料组件(如铀棒)和控制棒组件,燃料中铀-235含量通常为3%-5%。
  2. 压力容器:厚壁钢质密闭结构,可承受高温高压,如90万千瓦压水堆的容器直径达3.9米,壁厚0.2米。
  3. 辅助系统:包括冷却剂(水或液态金属)、慢化剂(石墨/重水)、辐射屏蔽层等。

三、分类方式

按技术特性可分为:

四、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核电站发电,占全球电力约10%。相较于火电厂,其热效率更高,但需复杂的安全控制系统。此外也用于医疗同位素生产、船舶动力等领域。


注:如需完整技术参数或历史发展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中国核电科普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谙实败迹班媛边骑鼻端巉立朝槿朝锺暮鼓察允趁风使柁乘时晨礼出荷粮垂帘道德责任登哥狄道封土负疴浮玉山革军根号供济和衣而卧腄腄交订狡横脚头寄递进舍女壻急中生智籧蒢冷露冷水联床风雨联贯灵关零雀龙据南疑旗幡倾飐取途三鳝上画省諐神仙肚水墨图説白道黑姝妖速记素人枱灯惕励梯希拖蹋顽傲万乘文解五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