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st years of a dynasty or reign] 历史上一个朝代或一个统治者统治的末期
(1).老年;晚年。《庄子·齐物论》:“ 昭文 之鼓琴也, 师旷 之枝策也, 惠子 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成玄英 疏:“皆少年盛壮,故能运载形智至於衰末之年。”《南史·隐逸传下·阮孝绪》:“﹝ 阮孝绪 ﹞末年蔬食断酒。” 明 李贽 《又与周友山书》:“ 秉忠 自幼为僧, 世祖 至 大都 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末年始就冠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后山师曾黄》:“ 陈后山 平生尊 黄山谷 ,末年乃云‘向来一瓣香,敬为 曾南丰 。’”
(2).指一个君主在位或一个年号的最后一段时期。《汉书·孔光传》:“ 霸 亦治《尚书》,事太傅 夏侯胜 , 昭帝 末年为博士。”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贞元 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復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於两市。”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 太祖 元年,户九十六万;末年天下既定,户三百九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 同治 末年,这里的道臺姓 马 ,是敝同乡。”
(3).指一个朝代最后的一段时期。如: 明 朝末年。
“末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朝代或统治时期的末期
指某个朝代或统治者执政的最后阶段。例如:“明朝末年”“贞元末年”。这种用法常见于历史描述,如《儒林外史》提到“成化末年”,即明宪宗统治的最后时期。
年号或君主在位的末期
特指某个年号或君主统治的结尾阶段。例如《汉书·孔光传》中“昭帝末年为博士”,这里的“末年”指汉昭帝统治的最后几年。
个人晚年(较少见)
在古汉语中可指老年或晚年,如《庄子·齐物论》中“载之末年”,但现代更常用“晚年”表达此意。
近义词与反义词
扩展用法
现代偶尔用于非历史语境,如“项目末年”表示项目收尾阶段,但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示例与对比
注意: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历史文献中通常指朝代或统治时期的末期。
末年是一个词语,用来描述一个时间段的末尾或最后的年份。它可以指最后一年的某个具体的年份,也可以泛指某个历史时期的末尾。
末年的拆分部首是木,并且由6个笔画组成。
末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字的古代形态。在繁体字中,末年被写作「末年」。
在古时候,末年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具体的变化包括使用不同的笔画数目、不同的字形等。然而,在现代汉字中,末年的写法已经统一为「末年」。
1. 他在1999年末年离开了这个城市。
2. 这个时代末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针对末年一词,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例如末年末、末年时光等。
末年的近义词包括年底、年末、年终等。
末年的反义词是初年,表示某年的开始或起始。
安民安于现状榜卖部发采戏承顶尘根成景乘胜追击炊米楚囚存存大旱望云霓道神點穴地蚕东田渎乱多嫌高富帅诰章贯澈光国归案孩孺禾黍之伤候车室技工学校就食跼促居寡恪忠连师崚层马术媒衒面扬冥配切事穷光棍穷薮区时仁体沙荒少皞声光深隍士孙睡癖崧山遡流穷源泰室铁板铜絃通口团练蜕形文海雾集云合闲径孝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