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板铜絃的意思、铁板铜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板铜絃的解释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提纲》:“铁板铜絃随手弄, 娄江 有个人知重。” 邵海清 校注:“ 俞文豹 《吹剑续録》:‘ 东坡 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问:“我词比 柳 ( 柳永 )词如何?”对曰:“ 柳郎中 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 东去’。”公为之絶倒。’后人演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因以‘铁板铜絃’形容豪迈激越的文词、风格。”亦作“ 铁板铜琶 ”。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板铜絃"是由"铁板"与"铜絃"组合而成的汉语成语,本义指金属质地的乐器和琴弦,现多用于比喻刚劲豪放的文学艺术风格。该成语源自宋代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的典故:苏轼问幕士其词与柳永词的区别,幕士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在《汉语大词典》中,该成语被定义为"形容豪迈激越的文词",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音韵铿锵如金属撞击,具有穿透力;②情感表达直率奔放,不事雕琢;③艺术境界雄浑开阔,常见于边塞诗、豪放词等文体。明代文学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述岑参诗作时,曾以"铁板铜絃之音"形容其《走马川行》等作品的壮阔气象。

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该成语的构成运用了"以物喻质"的修辞手法,通过具象的金属乐器暗喻抽象的艺术特质,这种表达方式常见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术语体系。在具体使用中,多与"晓风残月"等婉约意象形成对比,凸显作品风格的阳刚之美。如清代词评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句,即谓"非铁板铜絃不能道其万一"(《白雨斋词话》卷三)。

网络扩展解释

“铁板铜弦”(也作“铁板铜絃”)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风格豪迈激越、气势雄浑。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典故来源

3.出处与用法

4.延伸理解

5.现代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吹剑续录》《临川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馣馤摆杀百为碑牓避处薄海不杂才誉谄竞翠浪打灰堆登木殿邦瘹星地势图都长发天葩奉公不阿丰豫负摈攻玉官戒寒舍鹤舟红友怳忽黄伞格讳忌交派胶乳肌慄墐户君子协定苦恶里急后重六案孔目流垫麦纹纸灭族鸣謼模搨泥守青采清銮请辠奇突启知羣姓僧正烧刀盛礼诗翰食宿相兼刷放梀绫兔窟鼍更枉勘鲜晫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