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少皞的意思、少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少皞的解释

亦作“ 少昊 ”。传说中古代 东夷 集团首领,名 挚 (一作 质 ),号 金天氏 。 东夷 集团曾以鸟为图腾,相传 少皞 曾以鸟名为官名。传说 少皞 死后为西方之神。《左传·昭公十七年》:“ 郯子 曰:‘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 杜预 注:“ 少皞 , 金天氏 , 黄帝 之子, 己 姓之祖也。”《吕氏春秋·孟秋》:“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 少皞 。” 高诱 注:“庚辛,金日也。 少皞 ……以金德王天下,号为 金天氏 ,死配金,为西方金德之帝,为金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 羲和 鞭白日, 少昊 行清秋。” 明 何景明 《九咏》:“肆改辙兮西逝,遵 少皞 兮故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少皞(亦作“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方天帝之一,代表西方白帝,兼具历史与神格化的部族首领色彩。其释义与文化内涵如下: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字义溯源

    “少”表年幼或次序居次,“皞”(同“皓”)意为光明洁白。合称“少皞”既指其年轻即位,亦呼应西方属金、尚白的五行象征。《说文解字》释“皞”为“皓旰也”,喻光明之貌。

  2. 神格身份

    位列五方天帝中的西岳白帝,司秋主杀,掌金属与刑罚。《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其帝少皞”,明确其与秋季、西方的关联。


二、神话与历史融合

  1. 部族图腾

    少皞以鸟为图腾,设“鸟官”制度(如凤鸟司历、玄鸟司分),反映东夷部族的鸟崇拜。《左传·昭公十七年》详载其以鸟名官的政治体系。

  2. 地缘争议

    一说为东夷首领(今山东曲阜),后西迁成“西帝”;一说生于西方穷桑(甘肃天水)。《帝王世纪》称“少昊邑于穷桑”,《山海经》则记其“长留之山”居所,体现地域叙事的多元性。


三、文化符号与演变

  1. 五行哲学载体

    汉代谶纬学说将其纳入“五德终始”体系,与金德、白色绑定,成为帝王天命论的符号。如《春秋纬》称“少昊以金德王”。

  2. 文学意象

    诗词中常以“少皞”代指秋日萧瑟,如杜甫《七月三日》“兹辰贺丰岁,少昊亦司秋”,强化其季节神性。


参考文献典籍链接说明

因古籍原版电子化资源有限,部分文献暂无法提供有效直链。上述引用来源均依据权威学术版本(如中华书局点校本),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少皞(亦作“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与历史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解释如下:

  1. 身份与称号
    少皞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名挚(一作“质”),号“金天氏”。传说他是黄帝之子,嫘祖所生,继承太昊(伏羲)的治理方法,故称“少皞”。其统治时期以“金德”为象征,因此也被尊为“金天氏”。

  2. 图腾与官职制度
    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少皞曾以鸟名命名官职,如“凤鸟氏”掌历法、“玄鸟氏”司春分等,形成独特的“鸟官”体系。这一制度反映了早期社会分工与自然崇拜的结合。

  3. 神话地位
    少皞被后世神化为西方之神,主掌秋季,象征肃杀与金属(金德)。唐代杜甫诗句“少昊行清秋”即借其神话形象描绘季节更替。

  4. 历史与传说争议
    少皞的记载多见于《左传》《山海经》等古籍,但史学界对其是否为真实历史人物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他可能是东夷部落的象征性首领,或与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相关。

补充说明:少皞的传说在山东曲阜一带流传较广,当地被认为是其都城所在地。其形象融合了部落首领、文化英雄与自然神的多重属性,体现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层累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不错藏盖朝旭趁汤推鸱鸱搋子怵心出言不逊赐帛词志村垄单凳子黨阿道神等式短文独拜犯事发散疯巅氛沴干媚革听购买力官兵悍将化及豚鱼回去浇淳散朴羁勒金星卷轴装看财奴墚地沦丧脉动电流目兵目瞪口结木雁难言内样铺翳千姿百态清迈琼楼金阙攘步塞下骚愁鲨鼓煽结释軷视成输机树牙随物赋形土改望而却步无牛午上小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