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伎的意思、末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伎的解释

(1).古指工商业。 汉 荀悦 《申鉴·时事》:“絶末伎,同本务,则事业脩矣。”

(2).不足道的技艺。 晋 张华 《励志》诗:“ 养由 矫矢,兽号于林; 蒲卢 縈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 高宗 朝, 姜恪 以边将立功为左相, 阎立本 为右相。时以年饥,於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经。’以末伎进身者,可为炯戒。” 明 刘基 《赠弈棋相子先序》:“盖棋,末伎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末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ò jì,其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古指工商业
    这一释义源自汉代荀悦的《申鉴·时事》:“絶末伎,同本务,则事业脩矣。”。古代将农业视为“本务”,而工商业被视为次要的“末伎”,强调重农抑商的思想。

  2. 不足道的技艺
    指仅掌握皮毛的技能或次要的才能。例如:

    • 晋代张华《励志诗》提到“末伎之妙,动物应心”,以射箭等技艺为例,说明其虽精妙但非根本;
    •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中,用“末伎”暗讽官员因非治国之才而受争议。

二、词源与结构

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文或学术讨论中,如分析古代经济政策时指代工商业,或评价某人技能浅薄时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末伎(音mò jì)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种非常高超的表演艺术或技巧。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木”和“人”;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末伎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东观图经》中的记载,形容当时世间一种神奇的表演艺术。在繁体字中,末伎的写法为「末技」,意思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末伎”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末伎的写法为「末極」。而在明代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曾使用过「末技」这个词来形容英雄们的非凡技艺。 例句: 1. 他通过长期的努力和训练,终于精通了各种末伎。 2. 这位表演艺术家以其独特的末伎吸引了众多观众。 组词: 1. 末端:指事物的尽头或最后一部分。 2. 伎俩:指巧妙的手段或技巧。 3. 技艺:指某种技术或艺术表演。 4. 武艺:指武术或武器的技艺。 近义词: 1. 手艺:指某种手工技术或技巧。 2. 技巧:指某种特定的技能或手段。 3. 才艺:指某种才华或天赋上的技能。 反义词: 1. 平庸:指一种普通或平凡的技艺。 2. 笨拙:指不熟练或不灵活的表演或技巧。 总之,末伎是形容一种非常高超的表演艺术或技巧的词语。它可以拆分为“木”和“人”两个部首,并且总共有13画。末伎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记载,并且在繁体字中写作「末技」。在古时候,“末伎”的汉字写法也有所不同。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介绍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