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伎的意思、末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伎的解釋

(1).古指工商業。 漢 荀悅 《申鑒·時事》:“絶末伎,同本務,則事業脩矣。”

(2).不足道的技藝。 晉 張華 《勵志》詩:“ 養由 矯矢,獸號于林; 蒲盧 縈繳,神感飛禽。末伎之妙,動物應心。”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懲戒》:“ 高宗 朝, 姜恪 以邊将立功為左相, 閻立本 為右相。時以年饑,於國子學生歸,又限令史通一經。時人為之語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三館學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經。’以末伎進身者,可為炯戒。” 明 劉基 《贈弈棋相子先序》:“蓋棋,末伎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末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ò jì,其含義可從兩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古指工商業
    這一釋義源自漢代荀悅的《申鑒·時事》:“絶末伎,同本務,則事業脩矣。”。古代将農業視為“本務”,而工商業被視為次要的“末伎”,強調重農抑商的思想。

  2. 不足道的技藝
    指僅掌握皮毛的技能或次要的才能。例如:

    • 晉代張華《勵志詩》提到“末伎之妙,動物應心”,以射箭等技藝為例,說明其雖精妙但非根本;
    • 唐代劉肅《大唐新語》中,用“末伎”暗諷官員因非治國之才而受争議。

二、詞源與結構

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如分析古代經濟政策時指代工商業,或評價某人技能淺薄時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末伎(音mò jì)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種非常高超的表演藝術或技巧。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木”和“人”;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末伎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東觀圖經》中的記載,形容當時世間一種神奇的表演藝術。在繁體字中,末伎的寫法為「末技」,意思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末伎”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末伎的寫法為「末極」。而在明代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也曾使用過「末技」這個詞來形容英雄們的非凡技藝。 例句: 1. 他通過長期的努力和訓練,終于精通了各種末伎。 2. 這位表演藝術家以其獨特的末伎吸引了衆多觀衆。 組詞: 1. 末端:指事物的盡頭或最後一部分。 2. 伎倆:指巧妙的手段或技巧。 3. 技藝:指某種技術或藝術表演。 4. 武藝:指武術或武器的技藝。 近義詞: 1. 手藝:指某種手工技術或技巧。 2. 技巧:指某種特定的技能或手段。 3. 才藝:指某種才華或天賦上的技能。 反義詞: 1. 平庸:指一種普通或平凡的技藝。 2. 笨拙:指不熟練或不靈活的表演或技巧。 總之,末伎是形容一種非常高超的表演藝術或技巧的詞語。它可以拆分為“木”和“人”兩個部首,并且總共有13畫。末伎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記載,并且在繁體字中寫作「末技」。在古時候,“末伎”的漢字寫法也有所不同。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