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凝神远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生挽手送之,殷嘱便道相过。少年唯唯而去。生由是凝思如渴,往来眺注,足无停趾。”
“眺注”是一个由“眺”和“注”组成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以上解释综合了汉典、查字典等权威平台的定义,以及《聊斋志异》的经典用例。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眺注》是一个汉字词语,指远眺或观察注意到的事物。
《眺注》由眼部偏旁部首“目”和主字部首“省”组成,共有11画。
《眺注》最早见于《庄子·秋水篇》,引用于“眺其交贯,观其所以然,闻其无穷也”。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词语。
《眺注》的繁体字为「眺註」。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并不稳定,因此《眺注》的古时候写法可能存在多种变体。根据不同的书法风格和书写习惯,其形态可能有所不同。
1. 我站在山顶,眺注着远处的风景。
2. 当我在窗前眺注湖水时,心中感到无比的宁静。
3. 他躺在沙滩上,眺注着海浪的起伏。
1. 眺望:眺视远处的景物。
2. 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3. 眺望台:观赏风景的高处建筑物。
1. 凝视:专注而持久地看。
2. 留意:留心观察。
3. 着眼:专注地看。
1. 忽视:没有注意或重视。
2. 疏忽:不注意、不经心。
3. 忽略:不加注意地不予理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