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处守的意思、处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处守的解释

(1).古代主管都城守卫的官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晋侯 济自 泮 ,会于 夷仪 ,伐 齐 ,以报 朝歌 之役。 齐 人以 庄公 説,使 隰鉏 请成……赂 晋侯 以宗器、乐器。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 杜预 注:“处守,守国者。”

(2).犹留守。古时国君离开京城,命大臣留守其地。《孟子·告子下》:“ 孟子 居 邹 , 季任 为 任 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 赵岐 注:“ 季任 为之居守其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处守"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处"与"守"的本义及引申义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典籍用例,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居留某地并承担守卫、管理之责。强调在特定地点驻留并履行职守的状态。

二、典籍用例与语境义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载:"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处守者皆赍。"此处"处守"指留守封地或都城、主持日常事务的官员。凸显其"代行职责、维持秩序"的职能。

三、引申与相关用法

  1. 军事语境:指驻防要地、承担守卫任务,如"分兵处守,扼其险要"(《资治通鉴》)。
  2. 行政职责:表留守治所、处理政务,如"太守处守郡城,长史巡行属县"(《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
  3. 抽象化表达:引申为坚守本分、恪尽职守,如"君子处守正道,不为外物所移"(王阳明《传习录》)。

四、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表述中。其近义词包括"留守""驻守",但"处守"更强调"居留"与"履职"的双重含义。


参考来源说明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说文解字注》等权威辞书,典籍用例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左传》《资治通鉴》等可信史料。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纸质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处守”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古代主管都城守卫的官吏

指专门负责都城安全与防卫的官员,属于军事或行政职务。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晋侯伐齐时,对“处守者”进行赏赐,杜预注解为“守国者”。

二、国君离京时的临时留守职务

当国君离开都城时,委派大臣代理政务、镇守京城,类似“临时监国”。如《孟子·告子下》提到,孟子在邹国时,季任曾担任“任处守”,即代君主管理国家事务。


补充说明

  1. 词义演变:原指具体官职,后衍生出“坚守职责”的抽象含义,如“群处守嘴,独处守心”(出自的例句)。
  2. 历史背景:该词多见于先秦文献,与分封制下诸侯国频繁的外交、征伐活动密切相关。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多个来源的考据,如需具体文献原文可参考《左传》《孟子》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女白鹿巾百辟薄少保训悲悴奔沸辩口利舌笔简材桀仓茫层隅尘氛大头娃娃丢眼帝胤东垧对局反供风前烛广舶归流海程蚝莆合祔秽壤贿托简侮蛟炉即阼客窗圹虚款杂揆门相垒浪蠡测丽土溜须拍马獌狿僻好破昏千秋亭旂常倾囊穷泽器艺砂镴钱社宫畬客饰价师令室町幕府熟卧倓钱帖经晚遇无辜疳香脂小本经纪下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