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殷财阜的意思、民殷财阜的详细解释
民殷财阜的解释
殷:殷实,富足;阜:丰富。民众富足,物产丰饶。
词语分解
- 民的解释 民 í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
- 阜的解释 阜 ù 土山:高阜。如山如阜。 盛,多,大:物阜民丰。民殷财阜。 笔画数:; 部首:阜;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民殷财阜”是汉语中的经典成语,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献。该成语由“民殷”和“财阜”两个并列词组构成,其中:“民殷”指百姓生活富足,《汉语大词典》释为“民众殷实”;“财阜”出自《说文解字》“阜,山无石者”,引申为财物堆积如山,《辞源》注为“财物丰盛”。
从语法结构看,该成语属于联合式复合词,既可作谓语形容国家经济状况(如“当时天下民殷财阜”),也可作定语修饰社会状态(如“民殷财阜之世”)。其核心语义指向物质财富与民生福祉的双重丰裕,如《古代汉语词典》引汉代扬雄《法言》注:“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正民殷财阜之谓也”。
在历史演变中,该成语常与“国泰民安”“物阜民丰”构成同义语用群,《中华成语大辞典》特别指出其侧重强调经济基础层面的繁荣特征。现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列为书面语词汇,标注适用场景为描述社会经济繁荣的历史时期或理想状态。
主要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540213265)
- 《辞源》(修订本,ISBN 9787100041287)
-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59046)
- 《中华成语大辞典》(崇文书局,ISBN 9787540331471)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 9787560095659)
网络扩展解释
“民殷财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ín yīn cái fù,主要用于形容社会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民殷:指民众生活殷实、富足(“殷”意为丰裕、充实)。
- 财阜:指物产丰富、财物充足(“阜”意为多、盛)。
- 整体含义:民众生活富裕,社会资源丰饶,常用于描述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2.出处与典故
- 最早出自汉代扬雄的《法言·孝至》:“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明道信义。”。
- 后《后汉书·刘陶传》引用此语:“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则百姓不劳而足。”。
3.用法与示例
- 用法:作宾语或定语,多用于褒义语境,描述国家或地区的富足状态。
- 示例:
“若能轻徭薄赋、鼓励农商,则民殷财阜可期。”。
4.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民康物阜、国泰民安。
- 反义词:民穷财尽、民生凋敝。
5.延伸说明
- 该成语体现了古代儒家“富民”思想,强调执政者需以民生为本,通过合理政策实现社会富足。
- 现代语境中,可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成果或表达对社会的期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法言》《后汉书》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怨半丁邦治半天娇宝贝疙瘩碑学标表璧回并驱不死庭澄静池溜处片雏尾丛糅答对登途典狱定子烦恼海風訊干柴宫仗闺槖滚热牯犀华贯魂骸降戬荐枕席椒举麂鹿敬陈管见积勩驹光过隙叩见刘随州轮辕鹭鸶茅椒木制品恧然片词谦驯券帖日中必昃商决商陆沙燕石经手帕姊妹水扭疏慢遂字通晓推开天窗说亮话瓦工斡官掀髯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