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寄的意思、民寄的详细解释
民寄的解释
民望所寄。旧时指地方官。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公以通济之才,筮仕於朝,出任民寄,以最绩奏闻。”
词语分解
- 民的解释 民 í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
- 寄的解释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虫。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寄信。寄钱。 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子。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民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民寄指“民望所寄”,即民众的期望所寄托的对象。旧时特指地方官员,强调其职责是承载百姓的信任与民生责任。
二、出处与用法
-
文献记载
明代刘基在《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中提到:“公以通济之才,筮仕於朝,出任民寄,以最绩奏闻。” 此处“民寄”即指官员受命治理地方、承担百姓期望的职责。
-
诗词引用
该词常出现在古代诗文中,例如:
- 元代张翥《送刘贞庭总管之嘉禾》:“牧守膺民寄,循良不数公。”
- 清代玄烨《春日郊行示地方官》:“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
三、延伸说明
“民寄”体现了古代对地方官员的伦理要求,强调为官者需以民为本,履行治理与抚育之责。其近义词包括“民望”“民依”,相关成语如“民脂民膏”“国以民为本”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或相关历史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民寄是一个有着丰富含义的汉字词语。下面将对民寄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进行介绍。
1. 民寄的意思:
民寄可以有两个不同的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指百姓游手好闲,没有固定职业,靠寄人篱下过活的人。这个词语中的“民”表示百姓,而“寄”表示寄居、寄托,指这些人靠寄居在他人家里度日。
第二个意思是指人们将自己的感情、希望、考虑等寄托于他人或物事之中。这个词语中的“民”表示人民,而“寄”表示寄托,指人们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某人或某事物身上。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民寄的拆分部首是“⺺”和“⺍”,其中“⺺”为右边的部首,表示“人”,而“⺍”在字中间,表示“世”。总共需要11个笔画来书写这个字。
3. 来源:
民寄这个词语来源于《说文解字》,是古代汉字的一部重要字典。
4. 繁体:
民寄的繁体字为“民寄”。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民寄的“寄”字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即“晋”。这种写法主要是在古文字体中使用。
6. 例句:
a) 百姓中有些民寄过日子。
b) 他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未来的发展上。
7. 组词:
- 民族(mínzú):指共同具有血缘、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征的人群。
- 寄望(jìwàng):指寄托希望于某人或某事物之上。
- 百姓(bǎixìng):指普通人、底层人民。
8. 近义词:
- 民居:指一般百姓的住房。
- 寄托:指将希望、思想等寄托于某人或某事物之中。
9. 反义词:
- 官寄:指依赖官府才能过活。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民寄这个词语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相关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灞滻八都纸白玉舩萹茿场地抄窃澄心车司马侈丽窗阁道林纸搭配对讲电话餩餩访索坟起凫卢貂高国更做道谷穗鹤浦化育回倒极哀济美涓埃开七纩衣历宠漓虖乱作胡为鹿浅胪析马剑洋驽良切让怯头怯脑奇嶷润槖僧王蛇跌鳖生动活泼沈重赎放苏辛堂帖子檀密跳伞员体虱通都巨邑通天台头主推誉涂人文游台侮人无闲吾仗现场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