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无所有。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悼繐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选·颜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刘良 注:“冥漠,虚无也。”
(2).谓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仇兆鳌 注:“冥漠,谓 苏 郑 俱亡。” 元 王逢 《题马洲书院》诗:“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3).指死者。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宠彼冥漠,千禩馨香。”
(4).玄妙莫测。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夫鬼神之理,冥漠难明。” 宋 朱熹 《答张敬夫》:“此正是最切近处,最分明处,乃舍之;而谈空於冥漠之间,其亦误矣。” 清 曹寅 《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诗:“此怀匪冥漠,持取问同情。”
(5).隐约,模糊。 明 袁宏道 《过灵峰》诗:“冥漠烟如醉,空濛日带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月色冥漠,野壙萧条。”
(6).犹静寂。《梁书·昭明太子传》:“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
(7).阴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一丧人身,三途冥漠。”
(8).指阴间。 宋 陈亮 《祭金伯清父文》:“谓冥漠之如在,想英灵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餘,强为思维,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自6*慰否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冥漠汉语 快速查询。
“冥漠”是一个多义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较大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虚无空寂
指空无所有或虚无的状态。如晋代陆机《吊魏武帝文》中“悼繐帐之冥漠”,刘良注“冥漠,虚无也”。
死亡或死者
唐代杜甫《九日》诗“欢娱两冥漠”以“冥漠”代指死亡;清代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则用“宠彼冥漠”指代阵亡将士。
玄妙难测
南朝宋朱昭之提到“鬼神之理,冥漠难明”,朱熹亦用“谈空于冥漠之间”形容抽象哲理。
环境特征
阴间
宋代陈亮《祭金伯清父文》中“冥漠之如在”直接指代阴间。
该词从最初描述空间虚无(晋代),逐渐扩展到生死观(唐代)、哲学思辨(宋代),最终衍生出阴间等引申义,体现了汉语词汇的语义扩展特点。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2、3、6、7、8,完整信息可查阅相关文献。)
《冥漠》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黑暗而寂静的沙漠或无边无际的荒凉之地。
拆分成部首之后,《冥漠》由“冖”+“水”+“漠”组成。笔画数目为12画。
《冥漠》这个词源于古代的汉语,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文献中。
在繁体中文中,我们使用「冥」和「漠」这两个字分别代表《冥漠》。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冥漠》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和现代汉字写法大致相同。
1. 在冥漠的沙漠中,人们感受到了死一般的寂静。
2. 这片荒凉的冥漠没有一丝生机,仿佛是世界的尽头。
冥界、漠然、冥思、漠视、漫漠
荒漠、沙漠、荒原、幽暗、黑暗
繁盛、繁华、热闹、明亮、充盈
白头帖子颩风鄙碎比详劖刀潮润宸阶瓷漆登庸疔疮放亡风凉风闻论事甘鸩鮯鮯攻昧红女白婆花腔画一之法蕙质兰心活头儿胡桐泪互助社枷镣骄荒解济警钟进侯谨慎楫师峻阪盐车开味颏宽苦操掠视领讨力挽狂澜李园龙鸣蛮床满腹诗书谬爱赧怍乾燋迁思回虑寝陵亲善秋噫氄毳上迁升转肆訾送竈提心在口湍怒闻誉先帝遗诏相提并论小市民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