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無所有。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選·顔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終冥漠,陵邑轉蔥青。” 劉良 注:“冥漠,虛無也。”
(2).謂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詩之三:“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雲。” 仇兆鳌 注:“冥漠,謂 蘇 鄭 俱亡。” 元 王逢 《題馬洲書院》詩:“先輩俱冥漠,諸生罷講論。”
(3).指死者。 清 曾國藩 《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寵彼冥漠,千禩馨香。”
(4).玄妙莫測。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夫鬼神之理,冥漠難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此正是最切近處,最分明處,乃舍之;而談空於冥漠之間,其亦誤矣。” 清 曹寅 《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卻寄》詩:“此懷匪冥漠,持取問同情。”
(5).隱約,模糊。 明 袁宏道 《過靈峰》詩:“冥漠煙如醉,空濛日帶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鴿異》:“月色冥漠,野壙蕭條。”
(6).猶靜寂。《梁書·昭明太子傳》:“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
(7).陰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一喪人身,三途冥漠。”
(8).指陰間。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謂冥漠之如在,想英靈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餘,強為思維,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自6*慰否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冥漠漢語 快速查詢。
“冥漠”是一個多義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較大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虛無空寂
指空無所有或虛無的狀态。如晉代陸機《吊魏武帝文》中“悼繐帳之冥漠”,劉良注“冥漠,虛無也”。
死亡或死者
唐代杜甫《九日》詩“歡娛兩冥漠”以“冥漠”代指死亡;清代曾國藩《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則用“寵彼冥漠”指代陣亡将士。
玄妙難測
南朝宋朱昭之提到“鬼神之理,冥漠難明”,朱熹亦用“談空于冥漠之間”形容抽象哲理。
環境特征
陰間
宋代陳亮《祭金伯清父文》中“冥漠之如在”直接指代陰間。
該詞從最初描述空間虛無(晉代),逐漸擴展到生死觀(唐代)、哲學思辨(宋代),最終衍生出陰間等引申義,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語義擴展特點。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2、3、6、7、8,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文獻。)
《冥漠》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黑暗而寂靜的沙漠或無邊無際的荒涼之地。
拆分成部首之後,《冥漠》由“冖”+“水”+“漠”組成。筆畫數目為12畫。
《冥漠》這個詞源于古代的漢語,它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文獻中。
在繁體中文中,我們使用「冥」和「漠」這兩個字分别代表《冥漠》。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冥漠》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大緻相同。
1. 在冥漠的沙漠中,人們感受到了死一般的寂靜。
2. 這片荒涼的冥漠沒有一絲生機,仿佛是世界的盡頭。
冥界、漠然、冥思、漠視、漫漠
荒漠、沙漠、荒原、幽暗、黑暗
繁盛、繁華、熱鬧、明亮、充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