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冥漠的意思、冥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冥漠的解釋

(1).空無所有。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選·顔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終冥漠,陵邑轉蔥青。” 劉良 注:“冥漠,虛無也。”

(2).謂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詩之三:“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雲。” 仇兆鳌 注:“冥漠,謂 蘇 鄭 俱亡。” 元 王逢 《題馬洲書院》詩:“先輩俱冥漠,諸生罷講論。”

(3).指死者。 清 曾國藩 《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寵彼冥漠,千禩馨香。”

(4).玄妙莫測。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夫鬼神之理,冥漠難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此正是最切近處,最分明處,乃舍之;而談空於冥漠之間,其亦誤矣。” 清 曹寅 《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卻寄》詩:“此懷匪冥漠,持取問同情。”

(5).隱約,模糊。 明 袁宏道 《過靈峰》詩:“冥漠煙如醉,空濛日帶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鴿異》:“月色冥漠,野壙蕭條。”

(6).猶靜寂。《梁書·昭明太子傳》:“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

(7).陰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一喪人身,三途冥漠。”

(8).指陰間。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謂冥漠之如在,想英靈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餘,強為思維,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自6*慰否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冥漠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冥漠”的漢語詞典釋義

“冥漠”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與語境兩個層面解析:

  1. 字義拆解

    • 冥:本義指幽暗深遠(如《說文解字》:“冥,幽也”),引申為不可見、不可知的狀态。
    • 漠:原指空曠寂靜(如《廣雅》:“漠,寂也”),後衍生出淡漠、虛無之意。

      二者組合後,核心語義為“幽深空寂、渺茫難測”,多形容超越感官認知的抽象境界。

  2. 文學與哲學語境中的延伸

    • 指涉未知之境:如描述天道、自然之玄奧(例:《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其中“寂漠”與“冥漠”意近)。
    • 表達生死之隔:古典文獻中常以“冥漠”代指亡者所處的幽冥世界(例: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錦裡春光空爛熳,瑤墀侍臣已冥漠”)。
    • 形容情感疏離:表露對人事的淡漠超脫(例:蘇轼《喜雨亭記》:“太空冥漠,不可得而名”)。
  3. 現代漢語中的使用

    當代語境下,“冥漠”多見于書面語,強調“不可捉摸的虛空感” 或“深邃的寂靜”,如“冥漠的宇宙”“冥漠之境”,承載古典美學中的玄遠意境。

權威參考來源

該詞凝結了漢語對“不可知領域”的意象化表達,需結合具體文本把握其神韻。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本以獲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冥漠”是一個多義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較大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虛無空寂
    指空無所有或虛無的狀态。如晉代陸機《吊魏武帝文》中“悼繐帳之冥漠”,劉良注“冥漠,虛無也”。

  2. 死亡或死者
    唐代杜甫《九日》詩“歡娛兩冥漠”以“冥漠”代指死亡;清代曾國藩《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則用“寵彼冥漠”指代陣亡将士。

  3. 玄妙難測
    南朝宋朱昭之提到“鬼神之理,冥漠難明”,朱熹亦用“談空于冥漠之間”形容抽象哲理。

  4. 環境特征

    • 靜寂:如《梁書》描述“玄宮之冥漠”。
    • 陰森: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中“三途冥漠”描繪陰森氛圍。
    • 模糊:明代袁宏道《過靈峰》以“冥漠煙如醉”形容朦胧景象。
  5. 陰間
    宋代陳亮《祭金伯清父文》中“冥漠之如在”直接指代陰間。

二、用法特點

三、演變與關聯

該詞從最初描述空間虛無(晉代),逐漸擴展到生死觀(唐代)、哲學思辨(宋代),最終衍生出陰間等引申義,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語義擴展特點。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2、3、6、7、8,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突突背向褊陋避藏别散避招避坐捕處不入虎穴吃講茶吃劍頭出贅從容就義待遇得果翻黃倒皁飛步豐霳篙人更移鈎棧灌襞鼓嚨胡合計金口玉言踡跼決敗拒抗可目懇言羸疢六晉露餡爐箅子陸居驢臉答挂年長判縣蹼蹼蹡蹡棄觚輕裝嗓音僧伽棃韶氣紳糧食白手啟耍錢貼出鐵研貼征土鼠隨金虎歪談亂道外憂望斷問安視膳五考五慮縣治曉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