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登庸的意思、登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登庸的解释

(1).选拔任用。《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 晋 应贞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登庸以德,明试以功。” 唐 唐彦谦 《留别》诗之三:“登庸趋俊乂,厕用野无遗。” 明 方孝孺 《袁安卧雪图赞》:“登庸三朝,作社稷臣。”

(2).指登帝位。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为天下主。”《宋书·傅亮传》:“ 高祖 登庸之始,文笔皆是记室参军 滕演 。”《北史·高隆之传》:“又帝未登庸日, 隆之 意常侮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臣伏愿登庸御宇,早继高皇。”

(3).指科举考试应考中选。 明 徐霖 《绣襦记·父子萍逢》:“领父命 长安 科试,幸登庸占榜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登庸”是汉语历史词汇,原义指选拔任用贤能之士,后引申为帝王即位。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在不同历史文献中呈现两层核心含义:

一、举荐贤才 《尚书·尧典》记载:“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此处“登”指提拔,“庸”指才能,合指选拔有德之士担任要职。《旧唐书·房玄龄传》中“登庸翊赞”亦属此类用法,强调对人才的器重。

二、帝王即位 《北史·高祖孝文帝纪》载:“及登庸诞资,特禀渊表”,此处“登庸”代指登基称帝。宋代王禹偁《贺册尊号表》中“伏惟皇帝陛下,登庸嗣庆”亦取此意,专用于新君继位场合。

该词在明清后逐渐退出日常使用,转为历史语境下的书面语,现代多出现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历史文献解读中。其语义演变反映了古代政治文化中“任贤”与“君权”的关联性。

网络扩展解释

“登庸”是一个多义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选拔任用
    指对人才的举荐和重用,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尚书·尧典》记载:“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意为帝王询问谁能被提拔任用。此用法强调以德才为标准,如晋代应贞诗云:“登庸以德,明试以功”。

  2. 登上帝位
    特指君主即位或政权更迭。汉代扬雄在《剧秦美新》中写道:“陛下龙兴登庸”,即以“登庸”喻指帝王登基。明清文献中亦沿用此义,如《桃花扇》中“臣伏愿登庸御宇”。

  3. 科举中选
    明清时期引申为科举考试被录取。例如明代徐霖《绣襦记》提到“幸登庸占榜魁”,即指考中科举。


二、用法与演变


三、例句参考

  1. 选拔任用
    “登庸三朝,作社稷臣”(明·方孝孺)。
  2. 登帝位
    “革晦以明,登庸启圣”(《查字典》例句)。
  3. 科举中选
    “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南朝·刘勰)。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尚书》注疏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安流半彪子板墙暴暴敝苴承授斥斥茨藿寸山德容兼备地磅敦厚遏防杠杆原理高探马膏液割鲜革鞾光头三孤诚号噪活辣子狐续椒屏忌恶进猛畸胎椐椐强强军曹巨人长德肯尼亚阑篱辽滇立约人镂冰斸雪骡纲緑绨弥至内幕酿造诺金辟尘苹果緑品酒仟仟侨眷绮里季轻澹庆暖秋残省訾师效仕子输身书声琅琅同计同舍生无题诗遐暨仙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