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警钟的意思、警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警钟的解释

(1).报告发生意外或遇到危险的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我们站在门口,看着那股浓烟,一会工夫,烘的一声,通红起来,火星飞满一天,那人声更加嘈杂,又听得警鐘乱响。” 许地山 《女儿心》:“船上底水手,知道火起,忙着解开水龙。警钟响起来了。”

(2).比喻引起人们注意警惕的事件。 清 秋瑾 《宝刀歌》:“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鐘, 汉 人惊破奴才梦。”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不过,任何人不应该轻视了 日本 ,我们应该记得去年 黔 桂 路上,一连串的警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警钟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警钟(jǐng zhōng)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用于发出警报信号的钟具,通常通过钟声传递紧急或危险信息,提醒人们警惕潜在风险。

示例:古代城楼常设警钟,遇敌袭时鸣钟示警。

二、引申义

象征对危机或错误的警示,强调预防意识。

固定搭配:

三、文化内涵

“警钟”常与历史事件、社会教训关联,体现“防患未然”的哲学思想。如近代“警世钟”典故(陈天华《警世钟》),呼吁民族觉醒。


权威来源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98页。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10卷,第106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在线词典网页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权威辞书信息,确保内容符合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警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jǐng zhōng,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用于报告意外事件或危险情况的钟声,常见于防火、防盗等紧急场景。例如,提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警鐘乱响”描述火灾时的警报声。

  2. 比喻意义
    引申为引起人们警惕的事件或信号,强调对潜在危机的警示作用。例如,历史事件、社会问题等常被称为“警钟”,如秋瑾在《宝刀歌》中以“白鬼西来做警鐘”比喻列强侵略的警示。


二、应用场景

  1. 社会与个人层面

    • 社会事件:如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可“敲响警钟”提醒公众重视。
    • 个人行为:如财务风险、健康问题等,比喻为“拉响警钟”以调整行为。
  2. 文学与日常表达

    • 例句:“这次火灾给麻痹大意的人敲了警钟”;“恐惧时,父亲是一座挺拔的山……成功时,父亲是一声清脆的警钟”。

三、常见搭配


四、权威解释补充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8、10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卑恭标立不阕昌时吵吵斥塞醇茂初选磁盘驱动器当颅道路以目大长公主鼎成订庚洞若观火雰霭疯蒙纷龎高亮给给歌奏骨在浩繁精汰金虵谨诛拒闭康复医学犂耕磷薄凌晓临河欲鱼六莹蔓引株连冒势明眸南乐凝听你侬盘乐朴淳牵拉青辞清议堂勤民秋螀曲情软尘事职守根琐里铜吊頽堕玩岁愒日相赢小会同小婶娘笑呀蟹目